本報訊 (記者溫薷)昨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發布消息,建立北京市醫療保險費用審核結算信息系統已建立完善,醫保醫今后參保人員如開藥量過大、審核受監就醫頻次過密等,系統系統將會發出“異常”提示。開藥控對于跨院重復開藥等行為,北京也將受到監控。建立
系統可監控個人醫保支出
昨日,醫保醫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北京市醫療保險費用審核結算信息系統”中看到,審核受監整個系統既包含對醫院的系統監控指標體系,也包括對個人的開藥控監控指標。其中,北京對個人的建立監控分為就醫頻次、費用累計兩項指標,醫保醫前者可以對就醫達到一定次數的參保人員進行篩選;后者則可對發生醫保內費用達到一定額度的參保人員進行篩選。
醫保中心工作人員通過系統演示,在全市情況頁面,可以看到涉及費用總額為546520.66元,涉及醫保內總額為493854.22元。其中,西城等5個區縣出現“異常情況”人數較多。
違規者將收預警告知書
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于這種情況的人員,將通過區縣醫保經辦機構下發《醫療保險告知書》,告知其在藥品正常服用期內再重復開藥,醫療保險基金不予報銷。
對于情節比較嚴重的參保人員,人力社保部門將進行詢問并做筆錄,由市勞動監察大隊、醫保處、基金監督處、市醫保中心等五部門聯合處理,作出追回費用、強制掛失社保卡、停止使用社保卡等決定。
除對參保人員實行監控外,也會對重復、超量、不按適應癥開藥的醫院下發《醫院預警告知書》,提醒醫院某科室的某位醫師出現違規行為,對于超量的藥品,醫保費用將不予支付,如果同院幾名醫生都為同一患者開過藥,導致藥品整體超量,也能夠通過系統分析出責任歸屬,告知醫院。
■ 案例
一患者1小時開60天藥量
工作人員以東城區一名患者為例,可以看到該患者56歲,姓孫,以及社會保障號、單位和報銷區縣等信息。系統隨即顯示了孫姓患者的就醫費用金額:3月15日在某醫院一天發生費用4357.23元,在另一醫院發生費用8281.86元。他就診的科室、醫師姓名也均通過系統顯示。
“通過系統可以看出,他開了兩次治療糖尿病的阿卡波糖片。”工作人員說,該患者的年齡和患病情況是相符的。但是,他當天11:33:10在某醫院開了30天的藥,12:16:35在另一家醫院又開了30天的藥;而根據醫療保險規定,糖尿病等十種慢性病最長只可開30天的藥量。“這說明他存在重復開藥行為,違反了醫保規定,造成了基金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