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和如今不少古裝大劇一樣也是慶余青年突定檔、冷啟動,年成但首播當天,改造《慶余年》就成為微博、世界知乎、指南虎撲、慶余青年豆瓣等各大論壇的年成熱議話題。不論是改造貓膩原著的大IP,陳道明、世界吳剛等老戲骨,指南還是慶余青年張若昀、肖戰這樣炙手可熱的年成鮮肉,亦或是改造李沁、宋軼、世界辛芷蕾、指南李小冉這樣的美人如云,由騰訊影業和新麗電視聯合承制的《慶余年》確實有足夠理由未播先紅。 自從《慶余年》開拍消息傳出,外界對其的定義就是精良厚重、沉郁大氣的“正劇風”。此前放出的海報和預告片,更加深了這種印象。而我們看到的——居然是一部笑點密集的古裝爽劇? 主角范閑停不下來的腦洞和文藝梗,為劇集市場帶來了久違的笑聲和新奇觀劇體驗。一見入坑、毫無門檻的追劇自然爽,但硬糖君這樣的非原著黨就好奇了:男頻“名著”《慶余年》原來是這樣一部“爽文”? 顯然,編劇王倦在改編中為貓膩原本就詼諧的筆觸增加了更多輕松元素。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原著的“啟蒙”內核和片方對小說的多視角詮釋下,《慶余年》又絕不是泛濫的“爽劇”。 范閑始終在雨打浮萍似的尋找“自我”與“世界”的微弱聯系。在豐滿的世俗品性之上,他去經歷去體驗去白手起家。于是,在看似無厘頭搞笑的劇情中,我們更能體會到“理想主義與務實沖動”之間的厚重。 有著通俗、商業的外表,內里則是情懷、理想乃至價值觀傳達,輕松的低進入門檻+深度的情感體驗,男頻劇這次還真找準路子了。 關于理想的兩條道路 少年意氣,揮斥方遒,《慶余年》的引子很有意思。文學史專業的學生張慶,用現代觀念剖析古代文學的論文不被葉教授認可。于是他寫起了小說,借用范閑的故事來闡述論點。 在這樣的雙層架構中,范閑既有自我觀念,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張慶的影響。認為人人平等,故而看不慣跋扈的管家;心懷公理正義,故而要拉絕境中的滕梓荊一把;反對父尊子卑,故而要求冤枉弟弟的父親給對方道歉。 越是差異,越是詼諧。處處對比,張力十足?!稇c余年》以現代青年視角敘述古代故事:既形成了虛實相間的時空對照,又產生了古今相對的思想碰撞。 時空對照,制造了層出不窮的腦洞與文藝梗,極大地延展了劇集的可看性。比如范若若從范閑身上學來的“更新”和“浪漫”。當范閑嘲笑她是“智商盆地”時,范若若反問:“何為智商,何為盆地?” 范閑的無奈在于現代語匯的“雞同鴨講”,而他的可愛在于愿意讓古代人接觸更先進的思想理念。他既可以像古人,為被貶低的《紅樓夢》鳴不平,說出“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的驚人之語。也可以像現代人,和父親、姨娘聯袂奉獻親戚大型尬演現場,讓弟弟懷疑人生。 而思想碰撞在淺層是笑點,在深層就是對人性及社會制度的哲學思考。小到下人甘心被奴役的質疑,大到對整個社會公義和封建皇權的反思。葉輕眉留在鑒查院門口的話,是開化民智的“啟蒙”宣言。而范閑的覺悟,是現代青年改造生活的勇氣。 “我希望慶國之法,為生民而立,不因高貴容忍,不因貧窮剝奪,無不白之冤,無強加之罪,遵法如仗劍,破魍魎迷崇,不求神明。”走出鑒查院的那一刻,范閑看著街上的各色人等,時空頓時凝滯:他終于明白了母親宏大的誓愿與艱難的夢想。 但同樣具有現代思維的葉輕眉和范閑,卻有不同的改造理念。這種人格分野,不僅讓角色生動,也讓其傳達的理念深刻。 理想化的葉輕眉,有大人物的孤傲,她想以一己之力改變世界。我生有涯愿無盡,心期填海力移山。 世俗化的范閑,則具有小市民的普遍性。他善于運用“韋小寶”的智慧自保,但最終還是選擇了“陳近南”的大義,為世人尋一份公道。 從葉輕眉到范閑,我們看到的是理想主義的最終妥協,還是紅塵俗客的內心堅守?而這也是每個現代青年都在面臨的抉擇。 眾生百態,古今同此一理 如果說《紅樓夢》是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那么《慶余年》就是現代青年的理想圖鑒。從范閑到各色人物的塑造,看似輕松的劇情下,回答的是“人生應該怎樣度過”的嚴肅命題。 “小姐身子丫鬟命”的林婉兒,弱不禁風的外表下,卻有敢于打破封建婚姻的勇氣。她說:“若非良人,我寧死不嫁”;即便決定退婚,也選擇當著對方的眼睛直言。 滕梓荊因打抱不平而得罪權貴,心灰意冷的他卻沒有對以怨報德的老夫婦下手。范閑洞穿了滕梓荊的內心,“你說你心冷了,其實并沒有,這就是我幫你的理由?!笨此萍w绔的范思轍,被范閑看出算術上的天賦,并正告父親,弟弟的斂財是下意識地想親近范建戶部尚書的職業。 典型人物凝練了典型意義:范閑是理想主義者的最后一絲底色,他的怯懦與反抗讓人感同身受; 葉輕眉是女性獨立和參與社會改造的“擬態抒寫”,要權利,先自立; 慶帝集中體現了封建皇權“制度性”悲哀。隨著劇情的推進,慶帝在精神上的“死亡”,本身就是現代意識對落后制度的“宣判”。 此外五竹的外冷內熱,陳萍萍對葉輕眉的守護,言冰云的家國大義,都在傳遞逆境中的人性之美,讓觀眾在鏡中照見自身。上至天子朝臣,下至販夫走卒,《慶余年》橫截面式的人物體系,恰似社會觀察的顯微鏡。區別于現實,又包含蕓蕓眾生。 而讓觀眾稱奇的頂配選角,“老中青金字塔”式的演員構成,讓最終呈現和角色設定一樣充滿現實層次。 戲骨陳道明出山再演帝王,一邊吃餛飩一邊就能問得官員心虛下跪;吳剛于榮光傾力加盟;張若昀李沁等實力小生小花薈萃,還網羅了新頂流肖戰,進一步放大了戲劇張力。
“精分”而不割裂,也是《慶余年》的差異性優勢。配合劇情的臺詞融匯古今,文處皆古言,白處讓人捧腹;劇情以范閑為明線,以葉輕眉為暗線,展現了慶國的山河畫卷與社會民生,縱橫北齊和南楚,具有史詩般的恢弘氣質。 恰如巴赫金對“創作想象基本出發點”的論述,“它絕不是貫穿觀察者情緒的抽象景觀,而是人類歷史的一隅,是濃縮在空間中的歷史時間?!币虼?,《慶余年》“自然地理空間+人文地理空間”的雙層結構,無疑為我們營造了家和故鄉的感覺。 范閑傳抄優秀的古典文學,說到底只為尋回精神故園。這也是為什么看到婦女抱著小孩賣《紅樓夢》讓人感到“詭異般的親切”,以及聽聞郭保坤禁書時“出離憤怒”的原因?!稇c余年》流淌著傳統文明的血脈,那是我們骨子里丟不掉的東西。 《慶余年》更強調了群像戲。在男頻標準的少年成長線之外,全明星陣容的古裝男女群像如時代風俗畫鋪陳開來,總有一個抓住你的心。 通常來說,標準的網文小說都是圍繞主角進行單線敘事的。在影視改編中加入多視角敘事,無疑就加大了多元適應觀眾需求的贏面。而《慶余年》現代思維和古代制度的碰撞則打破了內核的單線性,觀眾既津津樂道于機智的包袱,又自覺認同主人公價值的取舍、臨難的抉擇。
一連兩部男頻劇雄起,除了內容層面的路線校正,開發流程的變化也不可忽視。不同于此前大量男頻劇都是影視公司買斷小說版權開發的模式,《慶余年》是典型的IP“回家”。 《慶余年》的小說版權,早年賣給了深藍影視和華娛時代。騰訊影業對于《慶余年》的版權是從2018年3月開始生效,但在2017年騰訊影業就與前版權方溝通共同開發;隨著戰略合作伙伴新麗加入一起成為聯合承制方,再加上閱文是小說IP的源頭,才有了我們如今看到的騰訊影業、新麗電視、深藍影視、閱文集團、華娛時代、海南廣電共同出品的《慶余年》。 我們不說誰更有匠心這些虛的,不管對于騰訊影業還是新麗、閱文,手中的大IP是一個長線生意,這就足以讓他們更加兢兢業業給我們拍劇以及后續開發了。 針對《慶余年》,騰訊影業就同時啟動了影視改編和游戲開發。目前,同名手游《慶余年》已同步開啟預約,區別于早年的單純授權模式,本次從劇游聯動到人物設計都全部打通。對于標準的影視公司,做劇本身就是變現環節。而對于“不孤立做影視”的騰訊影業,影視化不只是為了 “圈粉”,更希望以劇集的形式為IP的用戶情感做增值;而更長的產業鏈條也讓其在前期更用心地進行完整的規劃——畢竟不是一錘子買賣,這可以看作是騰訊影業基于騰訊新文創生態,以多種形式為IP的粉絲情感及商業價值增值的一次實踐。
怎么明明是個“好故事的誕生”,最后又讓硬糖君歸結到“商業價值”這種“俗物”上了。看來硬糖君縱然魂穿也只能做范閑,當不成一代女神葉輕眉了。但不管怎樣,一起追劇才是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