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奈兒依靠抗病菌概念收獲9個漲停的好日子似乎已經成為了過去式,但關于抗病菌產品的行中生產安奈兒還在繼續推進。
7月26日,抗病安奈兒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披露稱,毒夢公司正在按計劃設計和生產抗病毒抗菌產品。按計安奈在抗病菌概念熱度正在消退的劃進當下,安奈兒有關抗病毒抗菌產品的行中生產推進計劃與其說放不下,倒不如說寄托著安奈兒自救的抗病決心。
2022年8月,毒夢安奈兒成立合資公司安奈兒水木,按計安奈對外宣布將進行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的劃進商業應用及推廣。投入千萬元,行中打著行業首家、抗病權威、毒夢清華大學等旗號,一時之間,安奈兒站在流量高地,備受關注,甚至憑借抗病菌概念,曾一度在半月時間內收獲了9個漲停。
從宣布進入抗病菌面料領域,到第一條生產線的設立、調試,再到產品的量產、上市,安奈兒跨出的每一步都引發業界關注。當時種下的抗病菌夢也在一步一步的計劃中進行著。
直至今年4月,安奈兒的電子束接枝技術制備抗病毒抗菌紡織品的生產線成功實現量產,并實現首款量產產品上市。據了解,安奈兒獨家科技抗病菌防護系列“安心衣”成功批量生產,同時在天貓旗艦店、抖音、微信小程序還有線下門店上線。包括短袖針織衫、親子裝、短袖套裝、連衣裙等。
對于安奈兒而言,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轉折。尤其是在安奈兒面臨著業績持續虧損的困境之際,這樣的轉變寄托著安奈兒復蘇的希望。
根據財報數據,安奈兒自2017年上市以后,便陷入“只增收不增利”的困境。2017-2019年,安奈兒的營收分別為10.31億元、12.13億元、13.2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887萬元、8339萬元、4212萬元,營收實現同比上漲,凈利潤卻不斷下跌。2020-2022年,安奈兒陷入虧損,分別虧損4681.59萬元、302.95萬元、2.37億元。
鞋服行業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表示:“安奈兒發展不見起色,主要源自于其對兒童服裝定位搖擺不定,導致在兒童全品類市場高不成低不就,近而使得其童裝在消費者層面的認知程度低、不清晰、可替代性強,業績受影響。”
多年發展不見起色,業績承壓,安奈兒需要突破口。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抗病毒”面料于服飾行業而言是偽需求,高科技面料更應該在服裝穿著功能效用等方面進行研發突破,譬如防寒、保暖、透氣等具有實際效用的功能。安奈兒提出的“抗菌抗病毒”,更多的是品牌營銷概念,沒有在服裝穿著功能層面有所突破,反而更傾向醫療器械用具類。“商業價值不是靠想象,需要通過品牌、產品、渠道、用戶協同來實現,任何環節出問題都無法達成。哪怕資本市場借此抬升股價,也只是短期繁榮,商業價值能否持續,還要看消費者愿不愿意買單。”程偉雄表示。
但對于安奈兒來說,高科技面料帶來的關注度及資本市場的強烈反響,或許是其用來改變當下困境的一大跳板。
不過從安奈兒上市產品的銷量來看,“安心衣”似乎并沒能讓安奈兒“安心”。安奈兒天貓旗艦店顯示,安奈兒兩款安心衣付款人數僅為兩位數,多款抗菌內褲的付款人數同樣徘徊在兩位數。值得一提的是,在天貓旗艦店,一款安心衣T恤價格為299元,而在小紅書及微信小程序平臺,同一款安心衣T恤價格為199元,懸殊的價格差異下產品所承載的技術不得不讓人懷疑。
其實,此前在安奈兒披露將進行相關面料的生產及推廣期間,監管部門曾對這種布局提出了質疑,并下發警示函,要求安奈兒對抗病毒抗菌面料的抗菌效果以及相關風險進行一定的說明。雖然安奈兒進行了說明,但依然留下了很多的疑問,譬如相關知識產權遭到第三方侵害的風險、對于飛沫等其他傳播途徑的效果具有不確定性以及對生產經營影響的不確定性等。
免責聲明:文章部分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所提及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運動品牌青睞“球星”籃球市場如何“破圈”
下一篇:運動品牌青睞“球星” 籃球市場如何“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