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靜音中國鐵路官方微博發布消息,車廂出行鐵路部門在京滬、引領京廣、文明成渝高鐵等部分復興號動車組列車上設置了靜音車廂,靜音乘客登錄鐵路12306客戶端后可按需購票。車廂出行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熱搜榜,引領引發廣泛討論。文明
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和投入持續加大,靜音我國高鐵網絡越織越密,車廂出行乘坐高鐵出行愈發普遍。引領人們在享受交通發展帶來的文明便捷時,一些煩惱也隨之而來——有的靜音“熊孩子”一路不停喧嘩吵鬧,個別人習慣外放視頻或大聲聊天、車廂出行打電話……嘈雜的引領環境,大大降低了出行舒適度。
從鐵路部門角度看,設置靜音車廂是優化供給、提高服務質量、滿足群眾高質量出行需求的有益嘗試。早在2020年底,鐵路部門就在京滬高鐵、成渝高鐵部分車次進行了靜音車廂試點,隨后試點逐步擴大。靜音車廂對聲音進行限制,并為旅客準備了免費眼罩、耳機、止鼾器等,能夠為旅客提供更加安靜舒適的環境,提升服務溫度。
從旅客角度來看,靜音車廂為出行提供了更多選擇,可以滿足多樣化和差異化需求。比如,路途中有休息或工作需求的乘客,可在靜音車廂得到更好滿足。帶小孩的乘客,也減少了因無法控制孩子喧鬧而與其他乘客產生沖突的幾率。
也要看到,靜音車廂廣受好評的同時,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進一步優化,更充分發揮其效用。
一方面要加大供給。目前,只有少數車次設置了靜音車廂,無論在總量還是分布上,都不能完全滿足需求。不少乘客期待進一步加快試點推廣。對此,鐵路部門要綜合考慮旅客需求和自身能力,創造條件應開盡開,設置更多靜音車廂,覆蓋更多線路。
另一方面要規范管理。靜音車廂不是一設了之,更需細化管理。既要在調低廣播音量、減少推銷售賣、加強個性化服務上落實到位,營造良好靜音環境。也要加強對違反靜音規定行為的管理,第一時間進行勸阻。對于執意喧嘩的人,要探索建立靜音車廂“黑名單”制度,尊重和保護更多遵守規定乘客的權益。
靜音環境的保持,離不開廣大乘客積極配合。乘坐靜音車廂的旅客要自覺遵守相關規則,比如,提前將手機置于靜音或震動狀態,車廂內不大聲交談,接打電話主動離開車廂等,共同維護乘車環境。
需要注意的是,設置靜音車廂并不意味著在非靜音車廂就能夠大聲喧嘩。需要提高全社會文明意識,讓文明乘車內化為所有乘客的行為習慣。(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齊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