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市場上,基本輯仍從1月26日開始,面邏藥明康德市值持續縮水,地位股價由1月26日開盤價的券商O企72.50元/股,跌至2月2日收盤價的國內50.22元/股,市值也在一周內持續下跌,長期跌幅高達30%,蒸發近700億。
除藥明康德外,整個CXO(醫藥外包)板塊也出現大跌。2月2日,康龍化成跌超8%,泰格醫藥、凱萊英等均跌超5%。Wind CXO指數跌超6%,跌幅遠超過滬深300指數。
不過,業內認為,從短期來看,藥明系乃至于CRO板塊的短期走勢很難預測,但長遠來看,CRO板塊和相關上市公司的市值會回歸,當前的板塊的股價走勢并不與板塊的真正價值相匹配。
有券商也表示,國內CXO企業的長期基本面邏輯仍在。隨著創新藥研發火熱以及競爭激烈,各大藥企加大投入和創新,CRO行業滲透率的不斷提高,相關企業有望受益行業高景氣度。數據顯示,從全球市場的角度來看,CRO市場在2020年至2022年間實現了從647億美元增長至779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達到9.7%。
中信證券研報稱,中國CXO企業已深度嵌入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鏈,賦能全球新藥的研發與生產,與全球藥企客戶實現共贏,造福于患者。短期海外政策的波動并不影響中國CXO企業的長期基本面邏輯,仍看好全球CRDMO頭部的地位,預計未來將繼續保持穩健發展。
業績方面,從頭部企業藥明康德的業績增速來看,2023年,公司高速增長不再。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295.41億元、80.76億元,同比增長4.04%、9.47%,這也是其自2020年同期以來,營收和凈利增速初次低于10%。其中在2023年三季度,藥明康德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106.70億元、27.63億元,同比增長0.30%、0.77%。單季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速初次同時低于1%。
同為頭部的凱萊英2023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實現營業收入63.8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18.2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1億元,同比下降18.77%;基本每股收益6.10元。
另外,博騰股份預計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35.17億元至38.69億元,同比下降45%-50%;實現歸母凈利潤2.40億元至3.41億元。公司表示,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系公司前期收到的重大訂單上年同期交付較多所致,公司剔除重大訂單后的業務收入呈增長態勢。
業內分析指出,CXO頭部高增長趨勢不斷放緩,是因為過去CXO的發展勢頭較為強勁,且當時市場上跑馬圈地競爭者比較少。隨著市場競爭者越來越多,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行業整體發展趨勢也將朝著合理、健康的方式發展。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關注本網官方微信 隨時閱讀專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