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來自全國上百家煤炭生產企業和高校、安徽安全煤炭科研機構的淮南代表聚集此間,參加由中國煤炭學會和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礦區開采“低透氣性煤層群無煤柱煤與瓦斯共采關鍵技術”推廣會,“零距離”體驗被譽為“煤礦安全高效開采重大技術革命”的實現自主創新成果,見證其破解特殊地質環境下煤礦安全綜合開采世界性難題的煤礦應用效果。
煤炭是高效革命我國的基礎能源,2007年全國煤炭產量達25.36億噸,技術占世界煤炭總產量的安徽安全38%左右。同時,淮南我國煤礦普遍瓦斯含量較高,礦區開采是實現安全生產的“第一殺手”。雖然經過多年技術攻關,煤礦瓦斯治理利用水平得到明顯提高,高效革命但由于地質構造的技術特殊性,我國高瓦斯、安徽安全高地應力、低透氣性煤層群所占比例大,地面鉆井抽采低透氣性煤層瓦斯難度大、效率低,深部開采面臨的安全技術問題也難以突破。對此,美日德法等煤炭開采技術先進國家也束手無策。
一方面是安全生產的嚴重隱患,一方面是瓦斯這種高效潔凈能源和煤炭資源的白白浪費。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淮南礦業集團、中國礦業大學、安徽建筑工程學院、安徽理工大學等單位產學研結合,在淮南礦區進行合作攻關。系統地提出留巷鉆孔法煤與瓦斯共采新方法,根據煤層群賦存條件,首采關鍵卸壓層,沿采空區邊緣沿空留巷實施無煤柱連續開采,在留巷內布置上、下向高、低位鉆孔,抽采頂底板卸壓瓦斯和采空區富集瓦斯的煤層瓦斯開采技術,并通過創新快速構建沿空留巷巷旁充填墻體技術,實現與綜采工作面同步推進的煤與瓦斯高效共采的開采方法。創新了“沿空留巷圍巖結構穩定性控制”、“巷旁充填材料研制與快速留巷充填工藝系統集成創新”和“留巷鉆孔瓦斯抽采”等3項留巷鉆孔煤與瓦斯共采技術。
按照自主創新的技術路線,淮南礦區率先在遠距離煤層群煤與瓦斯共采、近距離煤層群煤與瓦斯共采兩種典型條件下,分別進行了工業性試驗。試驗結果表明,這項技術的應用使淮南礦業集團創造了沿空留巷綜采月產36萬噸的世界紀錄,采區的瓦斯抽采率高達70%以上,百萬噸死亡率從4.01降至0.15,采煤機械化程度從28%提高到91%。同時,這項技術在皖北煤電公司臥龍湖等煤礦的應用,也取得成功。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鳴高、周世寧等“領銜”專家鑒定委員會評價:“課題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據悉,在今天的推廣會上,5家煤炭企業當場與有關單位簽定了技術引進和推廣應用協議。中國煤炭學會理事長濮洪九認為,“低透氣性煤層群無煤柱煤與瓦斯共采關鍵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將有助于推進我國煤礦安全高效生產,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有效控制煤礦瓦斯事故災害,提高我國煤礦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