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附在女貞樹上的藥材蔓生百部根 通訊員羅雙玉攝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高偉 通訊員歐陽萍 羅雙玉)10月9日,極目新聞記者走進荊門市東寶區河垱村百部根種植基地,種植女貞綠樹成蔭,基地斤荊為身下的畝產門東民百部根苗提供了“避風港”,一株株蔓生百部攀附在女貞樹的寶畝百部軀干上,郁郁蔥蔥,根帶生機盎然。動村
據了解,藥材百部根具有潤肺止咳、種植殺蟲止癢的基地斤荊功能,生長于海拔150米以上的畝產門東民山坡、林下、寶畝百部草叢中,根帶喜蔭蔽和濕潤環境,動村其適宜的藥材生長環境為林下套種提供了先決條件。
東寶區河垱村位于丘陵地帶,坡地較多,特別適合百部根生長。因此,該村采取“村集體+農場+農戶”的經營方式,通過引進新型種植養殖產業,帶動更多的村民發展產業增收。
“我本是做花卉苗圃培育的,對中藥材種植技術這一塊還是一知半解,最開始時我們先用一畝多地做試種,后來在實踐中發現林下套種百部根,既解決了土壤水分蒸發過快導致的灌溉問題,又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還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一舉三得。”河垱村成豐家庭農場的負責人陳永權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現在我們種植技術越來越成熟,周邊的村都來我們這邊購買百部根種苗,我們也免費提供技術支持。”
“我們在陳永權家買了近3畝地的百部根種苗,去年第一次采挖,行情好,還賣了3萬多元哩!”村民劉某高興地說。
“我每年在陳師傅家幫忙除草,既能把屋里照看著又有點收入,我很滿足啦!”今年62歲的鐘爹爹滿臉欣慰。
“百部根藥材種植,是村委會2017年底引進的新型種植主體產業。”東寶區河垱村負責人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截至目前,河垱村百部根藥材種植基地已帶動50余戶村民種植百部根,林下套種面積300余畝,畝產量達70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