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李大爺托人從淘寶網上買來“進口藥”,中國3小瓶花了3600元,藥店-藥醫生從南京寄來后一看,店銷全是勾結看不懂的英文,他不放心找到當地藥監局,網售被告知這種叫“來那度胺”的假進藥沒檢驗報告、沒進口藥品注冊證,口藥未經藥監部門批準,人被是判刑在中國禁售的假藥。豐縣藥監局當日立案并移交給警方。中國隨著偵查深入,藥店-藥醫生一個涉及衛生系統、店銷藥店銷售員、勾結各地醫生等人員在內的網售特大非法經營假藥案浮出水面,因案情重大,假進該案被公安部、國家藥監總局掛牌督辦。日前,經豐縣檢察院審查起訴,涉案的翟某、周某等5人均被判刑。遺憾的是,該案頂層上家“阿龍”逃脫,其銀行賬戶交易額達1.8億余元。
劇情要覽
一起大案猶如一幕大劇
第一幕 冰山一角
衛生系統工作人員開網店賣“進口藥”
調查發現,李大爺托朋友買的藥,來自南京人章某在淘寶上開的網店。去年4月11日,隨著章某在南京落網,這起特大非法經營假藥案露出了冰山一角。
40歲的章某原在衛生系統工作,此間他通過了成人高考,拿下本科文憑,工作體面,妻兒做伴,生活可謂安逸。然而,2011年臨近不惑之年的他有了“惑”事。這年6月,章某親戚患上骨髓瘤,主治醫生建議服用馬法蘭和來那度胺,醫院沒這種藥,就給了他一張名片。章某按名片的聯系方式聯系賣家,開始購藥。不久,他網上閑逛時無意中發現,有家淘寶店也賣這種進口藥,價格比自己買的貴了不少。“別人能賣,我為什么不行?”章某如法炮制,開起網店,從醫生介紹的賣家那兒購買藥品,然后掛在淘寶店里出售。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按規定,進口藥必須在國家藥監局注冊,經國家藥監局批準、檢測,還得加上中文標識;同時需要藥品銷售許可證,查驗銷售資質,索取藥品銷售批準文件。
身為衛生系統工作人員,章某對此心知肚明,但在暴利驅使下,他顧不得這些。為了銷售安全,他沒在網上直接標注藥品名,而是寫了“馬法蘭專業檢測報告(專業資料)”、“來那度胺專業資料”等字樣。落網后章某供述,這樣做可以讓買家看看藥品資料,吃得放心,更主要的是,“直接寫名字太敏感,怕出事”。
規格5mg的來那度胺進價600元,章某的售價是900元;10mg的馬法蘭針劑進價1600元,他的售價1800元。從2011年開店到案發,不到兩年,章某的網店賣出25萬余元的假藥。若非豐縣李大爺去找藥監局問詢,他還會悄無聲息地干下去。
Related articles
Popular articles
1油煙機自動清洗原理講解
?? give the thumbs-up(1352)read(1352)
2燕窩銀耳湯的做法大全
?? give the thumbs-up(700)read(700)
5鎖具與生活
?? give the thumbs-up(1497)read(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