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多臺全國“兩會”上,兩岸的陸發流融兩融合發展、交流合作仍然是展兩涉臺話題中各界關注的重點,很多代表、岸交委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合仍話題越來越多臺灣青年和企業家選擇來大陸發展。涉臺
臺灣的熱點“中時新聞網”近日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臺青赴陸發展 大陸全國政協委員江爾雄:未來會更好》,多臺以臺青在大陸發展的陸發流融兩具體例子,分享他們在大陸發展的展兩成功經驗,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岸交這些臺青對在大陸發展的合仍話題前景充滿信心,認為“未來會更好”。涉臺
這種信心來自于中國大陸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熱點融合發展的多臺長久努力。近幾年來,大陸不斷完善保障臺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先后出臺的“31條措施”“26條措施”等措施,更是為臺胞在大陸發展提供了方便助力,打消了后顧之憂,很多優秀的有志臺灣青年在大陸發展得如魚得水,自然會發出“未來會更好”的自信宣言。
但是,島內的“臺獨”勢力出于政治私心,一直阻撓、限縮、威脅兩岸交往。例如,民進黨當局出臺、修改所謂“反滲透法”“國安五法”,恐嚇、威脅參與兩岸交流的人員,加上疫情影響,導致兩岸經濟合作與人員交往不斷遭遇阻礙與寒流。更可笑的是,今年兩會中國人大代表提出教育“第四通”,加強教育融合的提議,竟然被島內綠營媒體和政客污蔑為“文化統戰”。
綠營對兩岸交流的神經過敏式的仇視和阻撓,終究抵擋不住歷史的大勢,中國大陸的體量和發展速度,不是綠營的抹黑能夠隱瞞得了的;臺灣同胞西進大陸求發展的步伐,也不是民進黨所能阻擋得了的。隨著越來越多在陸臺青現身說法,一定會有更多的同胞從民進黨的輿論欺騙中醒悟過來,用腳投票,讓民進黨下臺,讓兩岸關系回到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光明大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