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西安訊(記者徐文智)近日,陜西首例司法陜西省渭南市市場監管局成功調解一起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調解案件并進行司法確認。知識據悉,產權這是糾紛陜西省首例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完成“行政調解+司法確認”,延伸了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的案件深度,增強了行政調解的完成法律執行效力。
5月5日,行政渭南市市場監管局接到專利侵權糾紛案件投訴,調解“一種大棚塑料膜收卷機”專利權人發現他人制造、陜西首例司法銷售的知識收卷機與其專利相同,請求知識產權執法部門依法處理。產權受理該案后,糾紛渭南市市場監管局辦案人員迅速展開案件調查與現場取證,案件僅用20天完成案件行政調解,完成縮減了專利侵權案件辦理期限的行政83%,最大程度減少專利權人的維權難度,節省維權成本。雙方在渭南市市場監管局的主持下,達成以被請求人按售出產品數給請求人交付專利許可費的行政調解協議。
為最大化保障雙方當事人的合作權益,經陜西省知識產權局指導,與西安知識產權法庭多次對接協商,在渭南市市場監管局的引導下,雙方當事人向西安知識產權法庭提交司法確認申請,西安知識產權法庭收到案卷即啟動綠色通道對當事人提交的行政調解協議及相關材料初步審查并于當日立案,經過進一步審查,出具民事裁定書,賦予了行政調解協議可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為這起知識產權糾紛畫上了圓滿句號。
此次“行政調解+司法確認”的工作實踐,填補了陜西省知識產權協同保護體系的一項空白,建立知識產權訴調對接機制,為知識產權糾紛當事人提供了更多可供選擇的糾紛解決方式,體現了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的有效銜接,既有效發揮行政機關在行政調解中高效、及時的優勢,又有效提升了知識產權行政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此案的成功辦理,有助于積極引導當事人通過調解方式解決知識產權糾紛,暢通多元糾紛解決機制,有效降低了知識產權權利人的維權成本,對于完善知識產權糾紛多元調解機制具有積極意義,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營商環境的有效舉措。
責任編輯:張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