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正常人的體溫體溫在36-37°左右,這是過低人體的一個正常的溫度。但是問題有些人出現了體溫過低應該怎么辦呢?體溫過低的原因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一一的講解下體溫過低。
體溫過低,體溫指各種原因引起的過低產熱減少或散熱增加導致體溫低于正常范圍稱體溫過低。當體溫低于35℃時稱體溫不升。問題
詳細釋義
(1)臨床對體溫過低程度劃分(以口腔溫度為例)輕度32~35℃、體溫中度30~32℃、過低重度30℃瞳孔散大,問題對光反射消失致死溫度23~25℃。體溫
(2)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皮膚蒼白冰冷、過低口唇耳垂呈紫色、問題輕度顫抖、體溫心跳呼吸減慢、過低血壓降低、問題尿量減少、意識障礙、晚期可能出現昏迷。
危害
體溫過低可導致所有生理功能的加速,包括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神經傳導,精神的敏銳性,神經肌肉反應時間和代謝率。幼兒時,將全身浸泡在接近結冰的水中所致的低溫過低,可保護低氧時的大腦。
核心體溫降低可導致冷漠嗜睡,手腳笨拙,精神錯亂,易激動,虛幻,呼吸減慢或停止,心跳減慢,不規則,最后停止。但只要病人當未溫暖,不應認為病人已死。直腸溫度<34℃有助于與因心臟病,糖尿病昏迷,胰島素過量,腦血管意外或濫用藥物所致的類似癥狀相區別。普通的臨床體溫表不能測量體溫過低時很低的體溫,必須用特殊的低體溫測量儀,若只有標準的臨床體溫表,汞柱不能升至34℃以上表明有體溫過低。
小兒體溫過低的辦法
嬰兒由于體溫調節中樞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并且皮下脂肪較薄容易散熱,因需很容易出現體溫過低現象。體溫過低的嬰兒一般表現出一定的癥狀,往往哭聲低微,不肯吃奶,皮膚冰涼,血糖含量過低,皮下脂肪往往出現腫塊等。體溫過低的嬰兒得不到及時的料理而身體虛弱,抵抗力差,嚴重時甚至會威脅生命安全,所以,家長一旦發現自己的寶寶體溫過低,一定要采取措施來提高體溫或尋求醫生的幫助。
一般來說,提高體溫有兩種方法,我們應該結合起來使用:
注意保暖
室溫不應該低于20度,一定要給寶寶穿厚暖的衣服,應有棉斗笠,最好再在棉斗笠外放置一個或數個熱水袋進行保暖。在給寶寶換衣服時更要特別注意。
注意加強營養
適當補充母乳和葡萄糖,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增強寶寶的抗寒能力,有利于體溫的回升。
如果上述方法不能奏效,寶寶的體溫還是過低時,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查明體溫過低的原因,并采取進一步的治療和護理。
全身體溫降低
因長期暴露于任何溫度,人體散熱大于產熱時,可引起體溫過低,體溫過低最常見于寒冷季節或浸泡在水中,但若代謝性或活動性產熱(發抖)不能維持核心體溫時,也可發生于夏天或溫暖季節,嚴重外傷后也可發生體溫過低,固定不動,穿濕衣服,寒風和躺在寒冷的表面物上,可增加發生體溫過低的危險性。
體溫過低可導致所有生理功能的加速,包括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神經傳導,精神的敏銳性,神經肌肉反應時間和代謝率,幼兒時,將全身浸泡在接近結冰的水中所致的低溫過低,可保護低氧時的大腦。
核心體溫降低可導致冷漠嗜睡,手腳笨拙,精神錯亂,易激動,虛幻,呼吸減慢或停止,心跳減慢,不規則,最后停止,但只要病人當未溫暖,不應認為病人已死,直腸溫度<34℃有助于與因心臟病,糖尿病昏迷,胰島素過量,腦血管意外或濫用藥物所致的類似癥狀相區別。普通的臨床體溫表不能測量體溫過低時很低的體溫,必須用特殊的低體溫測量儀,若只有標準的臨床體溫表,汞柱不能升至34℃以上表明有體溫過低。
睪酮對我們的身體發育有很大的重要性,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體內都會分泌睪酮。但是大家知道睪酮高怎么辦嗎?睪酮高的原因是什么呢?睪酮的正常值是多少?如果還不了解的話,就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一、睪酮正常值
睪酮正常值根據年齡階段不同以及性別不同,其數值大小也有不同。睪酮正常值具體如下:
1、成人睪酮正常值
(1)男:14-25.4nmol/L。
(2)女:1.3-2.8nmol/L。
2、兒童
(1)男:<8.8nmol/L。
(2)女:<0.7nmol/L。
3、妊娠期睪酮正常值:2.7~5.3nmol/L。
卵巢的卵泡能分泌睪酮,約占1/4;腎上腺皮質分泌的睪酮也占1/4,經腺外雄烯二酮轉化而來的睪酮約占1/2。
用放射免疫方法測定睪酮,女性睪酮正常值為0.7-3.1umol/L,男性睪酮正常值則為9.0-45.8umol/L。
二、睪酮高是怎么回事?睪酮高的原因
如果女性檢查出睪酮高,則很可能是卵巢功能異常導致;如果男性檢查出睪酮高,則考慮睪丸功能異常。睪酮高一般可見于:
1、性早熟:特發性男性性早熟,家族性男性性早熟。
2、腎上腺疾病:腎上腺皮質增生,腎上腺皮質腫瘤(腺癌顯著增高,腺瘤亦常增高)。
3、睪丸疾病:睪丸腫瘤,睪丸女性化。
4、卵巢疾病: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雄性化腫瘤。
現場處理
體溫過低的預防措施主要是防止體熱的大量散失,其次是提高肌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具體方法有以下一些。
1、注意著裝保暖 穿防寒服
防寒服隔熱值高、攜帶方便,既能防風,又能防水,是一種理想的防寒用具。
對于滯留在車站的旅客,夜晚的氣溫會更低。衣服要扎緊袖口、褲口,扣上領口,放下帽耳,戴好手套。 保持服裝的通氣性相當重要。衣服不可穿得過緊,這樣不僅不會使人感到暖和,反而會感到寒冷、難受。穿一件厚衣服不如多穿幾層薄衣服為好,這樣有更多的空氣層,保溫效果更好。要保持服裝的干燥。淋濕或汗濕的衣服要及時烘干,衣服上的冰雪要及時抖掉。
2、寒從腳下起
鞋的材料要選通氣性好的,如帆布,皮革等,穿橡膠與塑料鞋,腳在出汗以后,易發生凍傷。硬而緊的鞋子妨礙腳部的血液循環,也易發生凍傷。當腳趾有麻木感時(凍傷預兆),可作踏步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3、搭建遮護棚
火車站是露天場地,不宜露宿,應及時與車站取得聯系,確定交通狀況,盡量選擇周邊的疏散點安置。保持身體干燥,防止過度勞累。如人數較多,最好使用“搭伴制”,彼此間仔細觀察以盡早察覺癥狀。如人群中發現了此病,就不能排除其他人也可能已經患病。所以,要逐一檢查。
發現體溫過低要及時處理,防止身體熱量進一步散發,置身室內,避風;脫去潮濕的衣服(不能脫光),每次脫一件外套,換上干衣。不要將病人直接躺于地面,要采取保暖措施,如用身體或溫熱巖石暖和病人。病人清醒時,讓其飲用熱飲料,食用含糖食品。
4、經常活動按摩
要盡量減少皮膚暴露部位,對易于發生凍瘡的部位,有必要經常活動或按摩。避免接觸導熱快的物品。如金屬與赤手或雪與臀部的接觸,可使熱量加速喪失,引起局部凍傷。
體溫過低加重時,身體就難以再次自我加熱,因此須從體外加熱。如進行體外快速加熱會促使冰冷的血液流人體內,進一步加重病情。可將熱體放在以下部位:腰背部,胃部,腋窩,后頸,腕部,襠部,這些部位血流接近體表,可以攜帶熱量進人體內。
5、及時補充能量
人體在寒冷環境中要維持體溫,就必然代謝增加,體力消耗增多,只有增加營養物質的攝取量才能滿足人體需要。因而高熱量的蛋白質、脂肪類的食物應該比平常增加。酒精和水不能產熱,寒冷時絕對不要飲酒,飲酒雖然暫時可以造成身體發熱的感覺,但實際上酒精使血管膨脹,增加了身體的散熱,導致體力衰弱。專家提醒:絕對不要飲酒來御寒。
在施行搶救過程中,面臨著三個不可忽視的情況。
第一,當被營救的人看救護車時,突然感到“我可活了!”“我勝利了!”結果,支撐他活下去和再拼搏的信念和意志產生的精神力量突然消失,導致腎上腺激素以及血壓驟降,心臟停跳,死神降臨。
第二,由于傷者處于凍傷麻痹狀態,體溫繼續在向深層下降,仍未脫離危險。如“大舜”號有些遇難者在剛救起時尚存一息,但被用毯子包好送到醫院搶救時已經瞳孔放大,永遠地睡過去了。所以,搶救生命十分脆弱的低溫癥患者,既要快,更要措施得當,否則,將會錯過搶救機會或損傷肢體和表皮。
第三,“剛義定律 C ”:搶救低溫癥人員,切忌其昏睡,要喚醒他,要不斷按摩和拍打其周身,持續時間應等于或大于寒冷中呆的時間。
結語: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關于體溫過低的原因以及體溫過低怎么處理的相關內容,相信大家看了文中的介紹后都知道了相關的知識,都知道了體溫過低怎么辦,當然,如果遇見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的采取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