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業務的生命線推進是由無數的閉環管理組成的,一個臨床業務操作從開始到最終執行,做好質量全程都需要進行詳實的醫療醫療監測和記錄,如果流程未形成閉環,流程一方面可能出現醫療差錯,閉環二是守護出現問題不好追溯。傳統的生命線醫療信息系統因為無法實現互聯互通,不能構建閉環,做好質量為機構管理帶來不少隱患。醫療醫療
隨著國家對醫療質量要求的流程提高,醫療機構有必要借助新的閉環系統工具,從醫生開醫囑、守護寫檢查,生命線到檢查操作、做好質量治療操作的醫療醫療各個環節都進行數據采集與記錄,在執行過程中隨時核對相關信息,如藥物相互作用、藥品效期庫存、檢驗危急值等,在各個重要環節構建一個封閉的防線,減少出現檢查或治療中的差錯與風險,提高管理水平,保證醫療質量。
下面以幾個關鍵環節為例,說說醫療流程閉環管理如何實現。
01、用藥安全閉環
藥物是一把雙刃劍,能治病還患者健康,使用不當則會危及生命。此前,用藥安全完全依賴于醫生、護士、藥師的專業度,但難免會因為大意造成差錯,現在醫院借助醫院管理系統,可以實現臨床用藥的閉環管理,大大提升患者用藥安全。
首先,系統可以輔助醫生對門診、住院醫囑開立審查,包括對適應癥、禁忌癥、給藥途徑、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藥、過敏等的審查,當醫生開立西藥/中成藥醫囑時,系統會自動對醫生下達的不適宜醫囑進行干預、攔截、提醒。
其次,當住院醫生下達醫囑后,住院護士工作站會直接收到醫囑,并要對藥品名稱、劑量、濃度、時間、給藥方法等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開始分解、執行,流轉到藥房。
第三,住院護士要與擺藥護士進行核對,確認無誤后才能接收藥品,并要手持執行單,遵循“三查七對”原則,對患者個人信息、用藥途徑、種類、劑量等詳細核對,保證患者用藥準確、安全。
02、藥品管理閉環
藥品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部分,加強藥品管理對確保臨床合理用藥,使患者得到最佳的藥學服務,提高疾病的康復率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以前的藥品管理主要依靠相關票據、表單記錄等憑證,在藥品的管理上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但依然無法避免藥品的跑冒滴漏。
借助醫院管理系統,藥品管理可以實現線上化,包括在線發起采購申請,創建采購申請單號,藥品供應商、物資名稱、入庫任務單號、采購人等信息都有詳細記錄。藥品從入庫、出庫、上架、撿藥、復核、配送、接收、使用,一直到臨床應用到患者身上,每一個環節都有詳細記錄。不管是藥品不良反應追溯,還是患者用藥歷史核對,都能及時調用且準確無誤,保證用藥安全,實現了藥品流向可追溯,讓藥品管理更安全。
03、危急值閉環
危急值的出現意味著患者可能處于生命危險的邊緣狀態,所以危急值能否及時處理事關患者生命安全,傳統處理危急值的方式為,檢驗科醫生通過電話向臨床醫生或護士報告,并且保留雙方通話記錄。如果報告數量少,打電話是一個不錯的方式,若檢驗科醫生工作量大,打電話顯然會影響檢驗科室的工作效率。
為確保危急值處置的及時性、準確性、可追溯性,醫院可以借助LIS系統,快速向醫生傳遞患者危急值,系統支持醫生就單個或批量報告進行審核,并通過異常顏色顯示,提醒醫生檢查結果參考值偏高、偏低、危急值、警示值等不同情況,引起醫生注意。
如果患者檢驗結果中有危急值出現,檢驗科醫生可以一鍵上報危急值,并發出危急值報告,提醒臨床醫生及時追蹤處理。當醫生收到危急值并做處理后,還會及時反饋至檢驗科醫生,形成一個危急值處理閉環流程,確保每一名患者都能得到及時治療。
04、全病程管理閉環
以前患者的就診只能發生在院內,有關看診、治療的疑問全都要在就診當下完成,離院即意味著治療的結束,但是患者離院后,治療效果、康復結果全都是未知數,如果要了解康復情況,必須重新掛號、再次就診。不過現在醫療信息系統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就診模式,將局限于線下的醫療服務模式,擴展到院前-院中-院后全病程管理。
患者可以提前通過互聯網診療平臺向醫生咨詢健康狀況,如果需要到院進一步查看,再掛號到線下就診,當醫生為患者開具醫囑后,患者在院外也能與醫生通過互聯網診療平臺保持聯系,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線咨詢,直至完全康復。既加強了醫患聯系,也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水平。
醫療行為事關患者生命安全,每一環節都不容忽視。做好關鍵醫療流程閉環管理,守護醫療質量“生命線”,是對患者負責,也是對機構形象負責。
來源:尚醫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