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追求健身效果不少人成藥罐子 用藥帶來副作用
發布時間:2025-03-29 14:10:19 作者:北晚在線 瀏覽量:891
在好奇心和對成功的為追急切渴望驅使下,健身多年的求健安徽人代康決定冒險一試。他通過隱秘渠道網購了睪酮類固醇藥物和專業的身效少人注射器,每隔三天給自己進行一次肌肉注射。果不罐用最初幾周效果顯著,成藥他的藥帶用臥推從10次增加到15次,肌肉迅速增長。副作然而,為追三個月后,求健代康的身效少人身體開始出現異常。他的果不罐用臉上長滿了痤瘡,皮膚變得粗糙,成藥情緒也變得極不穩定,藥帶用與同事和朋友的副作關系變得緊張。體檢結果顯示,為追他的肝功能嚴重受損,生殖系統出現問題,導致性功能障礙。身體開始水腫,不再有力量感,只剩下肥大。
近日調查發現,健身健美圈人士有時會借助藥物增加健身成效、提升運動表現。濫用類固醇類藥物對人體有害,許多人用藥后后悔不已。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藥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都受到嚴格監管。擅自生產、銷售類固醇類藥品是違法行為。然而,社交平臺上仍有不少博主宣傳類固醇為“健身科技”,一些賣家在網上銷售“健身猛藥”“增肌神器”,這些產品往往沒有藥品相關標識,甚至沒有像樣的包裝。
浙江的王良自然健身七年多,但去年他覺得自己達到了瓶頸。為了突破自己,他找了一位健身教練開啟Cycle計劃,每周服用五種藥劑并注射三種針劑。起初效果明顯,肌肉更強壯,訓練熱情高漲。但隨著時間推移,他發現自己的脾氣變得暴躁,有一次因小事與家人爭吵后把門踹爛。類固醇類藥物不能一直使用,必須定期停止用藥進行PCT。一段時間后,王良的身體狀態急劇下降,臉上爆痘,背上全是粉刺,力量水平降低,甚至比用藥前更差。他還患上了哮喘,肝腎功能異常。經過半年治療,身體仍未恢復到健康狀態,連正常鍛煉都很費力。
許多人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經歷,有人炫耀使用藥物后的肌肉增長,有人則因副作用而后悔。社交平臺上有大量引流帖,用吸人眼球的大肌肉圖片宣傳科學搭配類固醇進行Cycle計劃,減少或無副作用。實際上,這些發帖人往往是“藥販子”,以“科學訓練”的名義推薦大量類固醇類藥物。電商平臺上的商家也售賣這類藥物,有些網店并無經營資質,顯然是個人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