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謝絕內銷一名家具采購商,當來到某供應商門前,折射出卻看到既歡迎內貿買家又同時矗立著“謝絕內銷”的謝絕內銷兩塊牌子時,你是折射出不是認為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令人不可理喻呢?不幸的是,這一戲劇性的謝絕內銷場景卻在中國國際家具展展館內真實“上演”著。
家具展開幕后的折射出第二天,記者在一家公司的謝絕內銷展位發現,其入口處左右兩邊各放著一塊牌子,折射出一塊上書“僅供外銷,謝絕內銷謝絕同行”,折射出另一塊上面寫著“誠聘上海地區經理”。謝絕內銷筆者不禁好奇,折射出詢問招聘上海地區經理是謝絕內銷從事內貿業務還是外銷業務,得到的折射出回答是從事內銷業務。記者又問,謝絕內銷既然公司同時做內貿業務,為什么謝絕內貿買家?得到的回答是,展覽會上不接待內貿買家,但不等于不做內貿,如果需要,可以另外聯系。
類似令人感到奇怪的場景,在其他展位上同樣可以撞見,只是不公開樹立兩塊自相矛盾的牌子罷了。比如,有一家公司的展臺被布幔圍著,恰似一個高高的“城堡”,“城堡”大門口外的板壁上,貼著寫有“誠邀加盟”的紙張。據參展人員稱,公司本來只做出口,金融危機爆發后出口減少,為不放空產能,在堅持出口的同時也做內貿。也就是說,這家企業內外貿生意都接,但不像有些公開拒絕內銷但實際仍在做的企業。
與前幾屆相比,今年家具展公開掛牌“謝絕內銷”的參展企業雖然仍有一批,但為數已大不如前。但為什么這些企業還做出如此矛盾的舉動,即實際做的與公開亮相的不一樣呢?據了解,這與一些參展企業對出口走勢的判斷有關。與去年9月舉辦的家具展相比,世界經濟復蘇跡象已有所表露,最明顯的變化莫過于境外買家人數的增加。據家具展主辦單位介紹,開幕首日到會的境外買家人數比去年第一天多10%左右,而去年則冷冷清清。境外買家人數的增加,使不少原來以出口為主的參展企業大感意外,原來“內外兼修”的策略很快轉向,一下子便冒出好些“謝絕內銷”的牌子。仔細看,這些牌子并不是早就做好的,而是臨時弄的。但這些企業盡管對出口情有獨鐘,但又害怕出口不穩,因此做出了如此矛盾的動作。
一些企業的矛盾舉動其實并不奇怪。有關業內人士說,相比做內銷家具,做慣了出口家具的企業,要轉為內外貿并舉并不容易,內銷的困難也許比出口更大些。因此出口稍稍回暖,便又想回到老路上去。說到底,轉型是十分艱難的事情,不少企業恐怕至今還沒有在心理上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