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頭網訊(記者 余佩遙 洪建棟)8月24日上午,溫州“溫州擂臺·六比競賽”2022年第二次縣(市、擂臺擂戰區)比看現場會召開,比競擂響了全市“對標攻堅、賽再速奔創新爭先”的鼓洞比拼戰鼓,各地紛紛亮曬主要經濟指標和重點工作指標,頭聚集中比看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情況,焦項現場接受點評。目全
市委書記劉小濤主持會議,溫州市委副書記、擂臺擂戰市長張振豐對各地工作進行逐一點評。比競
區委書記郭云強代表洞頭做工作匯報。賽再速奔洞頭區的鼓洞燕子山海上休閑運動中心項目、濱海醫療康養中心項目和其他縣(市、頭聚區)項目一起同臺競技,焦項接受測評。
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振豐在點評洞頭時指出,今年以來,洞頭區經濟發展運行保持良好的態勢,上半年GDP增長7.1%,排名全市第二。財政總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以及城鄉居民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四項增速均居全市前三,值得肯定。下步,洞頭要將好勢頭、好狀態繼續保持下去,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要大力度推進重大項目。上半年,洞頭在深遠海海上風電重大項目招引上取得了突破。接下來要倒排時間節點,加快項目前期工作,爭取簽約項目在年內開工。同時,對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要緊盯不放,爭取第二通道前期盡快取得實質性突破。
要高標準提升環境品質。搶抓政策窗口期,積極向上爭取生態環境導向開發金融支持項目,深化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科學有序實施海島綠化美化,花園村莊連片改造等工程,加快建設名副其實的“海上花園”。
要全域化做強旅游經濟。在做好疫情防控等各方面安全工作的前提下,繼續豐富旅游業態,拉長旅游消費鏈條,把人流轉換為商流。同時,做好應統盡統文章,帶動主要消費指標加快回升。
郭云強表態,洞頭團隊將對標對表創造性抓落實,爭取再上新臺階!
一是狠抓工業增動能。年內實現批而未供、供而未用100%完成,爭取開程、華順等億元制造業企業9月底前上規;建成2個石腦油罐,引進牧聲科技等7家企業,加快激活208畝低效工業地塊;確保金風科技礦地利用項目四季度過審,先進儲能裝備項目、風電零碳產業園項目三季度完成供地,浙能、華港LNG貿易公司年內分別落地注冊、納統上限;加速推進陸域引調水第二通道和狀元岙5、6號碼頭建設,爭取盡快推進風電輸出電路、城市供氣網絡等工程,努力降低水價、電價、氣價,幫助部分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二是精建大美謀蝶變。理好城市規劃,構建“1+3+N”規劃體系,以總額度近40億的全國首個海洋類EOD項目落地為保障,加速推進國際生態旅游島建設。城市領域,明年開工濱海城市陽臺等標志性工程,啟動建設國家海上國民休閑運動中心,綜合打造浙南水運中心碼頭,提速推進青山歡樂島等存量項目。集鎮領域,北岙依托東沙港美麗海灣,年內建成東沙不夜港項目;大門依托長沙綜合體項目,打造集聚人口、服務產業的現代城鎮板塊;元覺依托中嶼景區,連片打造沙角-花崗、相思岙露營基地等項目。村社領域,全力招商激活閑置石厝村落,打造古村落保護開發利用全國樣板;開展景區景點周邊老舊廢棄廠房激活工作,打造共富示范點。
三是除險保安惠民生。在守住平安穩定底線基礎上,全域推進“共享社·幸福里”建設,辦好老年食堂、幸福小課堂、村口停車位等400多件“幸福要事”。項目化抓好霓嶼廚娘、藝術家入村等富民招法,辦活43家共富工坊,新增就業1300人。
郭云強表示,下一步,洞頭將認真落實上級講話指示精神,聚焦項目全速奔跑,努力干出“海上花園”新樣子,讓更多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項目展示
燕子山海上休閑運動中心項目
燕子山海上休閑運動中心項目,位于洞頭區北岙街道水桶擂碼頭,總投資3.57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為碼頭工程,主要建設500總噸級車渡泊位、300總噸級客運泊位、100客快艇泊位各1個及碼頭配套設施,設計通過能力3.8萬輛/年、21.7萬人/年,工程已于2022年3月開工,計劃2023年10月竣工;二期為后方陸域綜合體,包括水運中心和游艇俱樂部,目前正在優化規劃設計方案。該項目建成后,將承接元覺小北岙碼頭的島際客運交通功能,提高水陸出行便捷度,助力洞頭打造浙南水運中心。
同時,建設海上執法基地,綜合海事、海警、海防、打私、漁政等力量,真正做到“一支隊伍管海上執法”。該項目還綜合了海上運動、休閑旅游等功能,為游客提供帆船快艇、海釣體驗、海鮮品嘗等一站式服務,是洞頭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打造“國際生態旅游島”的代表工程。
濱海醫療康養中心項目
濱海醫療康養中心項目,位于洞頭區北岙街道新城二期D-08地塊,總投資6.68億元,占地面積64畝,建設內容包括公衛大樓、門診樓、綜合樓、科研樓、后勤樓、體檢中心等。
項目一期已于2022年1月主體結頂,預計2023年8月投入使用,比原定計劃提早7個月;項目二期正進行地下室施工,預計2024年投入使用。該項目堅持“醫康養護教”五位一體理念,聯動溫州醫科大學濱海校區和溫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計劃打造區域公共衛生服務中心、醫療康養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同時通過產學研合作,積極探索發展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構建“醫療、康養、教研、智造”多元發展格局,打造獨具海島特色的醫養融合示范項目,打響“藍色康養·海上花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