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鰓出血是魚鰓怎么回事兒?魚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是出血很多釣友在垂釣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那么,回事魚鰓出血是兒魚怎么回事兒?魚鰓出血的危害有哪些?我們應該如何預防魚鰓出血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鰓出一起來看看吧。血治

1、水混魚的出血鼻子有血絲是怎么回事?
你的魚應該是得了出血性腐敗病,也叫赤皮病。回事 為體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發炎,兒魚鱗片脫落,鰓出特別是血治魚體兩側和腹部最明顯,背鰭或全部鰭的魚鰓基部充血,鰭條末端腐爛,出血常爛去一段,回事鰭條間的組織也被破壞,呈破爛的紙扇狀(又稱蛀鰭);有時病魚的上下顎和鰓蓋部分充血,現塊狀紅斑,有時也充血發炎。在鱗片脫落處和鰭條腐爛處往往長有水霉。此病流行區域比較廣,且終年可見,常與爛鰓、出血癥并發。當魚體受傷時,致病菌乘機侵入魚體,容易發生此病。當冬季水溫極低時,魚體皮膚也會因凍傷而發生此病。 可用1%食鹽水,或百萬分之五(5ppm)的呋喃唑酮,或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或百萬分之二(2ppm)的漂白粉浸浴。 也可能是得了腐皮病,治療方法同上。 其次還有出血病。 水質不適,可以重新換水,水最好是弱酸性軟水,堿性大的水不行的。 出血病,可以用1%的鹽水浸泡,或用敵菌靈百萬分之三至五(3~5ppm),或醋酸銅、氯化銅、硫酸銅溶液百萬分之零點七(0.7ppm),或大黃浸取液進行水浴治療,有較好效果。
2、白鰱出水為什么身上有血?
出血病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由寄生蟲引起的出血病,引起花白鰱出血病的寄生蟲主要有指環蟲,中華蚤,錨頭蚤
二:由細菌引起的出血病,檢查魚體表鰓上沒有蟲,體表出血,水質正常,此種疾病一般伴隨著其他魚類死亡,治療方法,用腸炎爛鰓靈全池消毒,同時用油糠或麩皮拌恩諾沙星粉、中水維生素CE進行投喂。
3、金魚魚鰓流血怎么辦?
優質回答1:題主你好,根據描述有可能是金魚的豎鱗病。金魚豎鱗病,又稱豎鱗病、立鱗病、松鱗病、松球病。當水質污濁、魚體受傷時經皮感染。
主要發生在春季,水溫17-22℃,有時在越冬后期也有發生。死亡率一般在50%以上。
病理表現為鱗片豎起,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水,鱗囊內有液體,輕壓鱗片可噴射出滲出液。
治療方法:1、萬分之四的食鹽和萬分之四的小蘇打混合后全缸遍灑或藥浴,可治療豎鱗病等。
2、用呋喃西林粉0.1克加慶大霉素2支,并溶解在80厘米*50厘米*40厘米的水族箱中,長時間藥浴有一定療效,尤其對患病初期的病魚效果較明顯。
3、投喂磺胺嘧啶(SD)有特效。
方法是先將病魚養在0.5%的食鹽水中,停食兩天,使腸道內容物排空,然后放回清水中,把磺胺嘧啶制成小顆粒投喂。每尾0.2克,隔日一次,連續5次。
在發病季節也可以用這種方法預防豎鱗病。有腹水的病魚應先用注射器抽除腹水。
4、鹽水浴法:用 2 %濃度的食鹽水,浸洗病魚 10 分鐘,每周一次,連續浸洗 3 ~ 4 次后,繼續靜養,不久即可好轉或治愈。豎鱗病是初步懷疑病癥,題主對照癥狀,謹慎處理。病魚建議隔離。祝好~
優質回答2:魚鰓出血后,首先要做的是停食,因為此時魚兒的食欲不高,而且喂食還會污染水體,對其恢復不利。
停食后要先用老三樣的辦法治療,看看是否是應激引起的,通過換水、升溫和加鹽的操作,讓魚兒自身恢復一下。如果沒有痊愈,才需要用藥物治療,可以用孔雀石綠等藥物浸洗15-30分鐘即可。
優質回答3:寄生蟲引起的金魚爛鰓病。
鰓絲仍呈紅色,粘液增多,并有深紅色小點及鰓絲缺損。治療:
1、可用1/50萬硝酸亞汞溶液藥浴1.5小時治療。細菌引發的爛鰓病,鰓絲腐爛失血,呈白色或灰黃色,并附有粘液和污泥,可用1/10萬漂白粉溶液浴20~30分鐘。
2、用3-4%的食鹽水浸泡5分鐘,既殺蟲又殺菌,不過你的金魚已經不能自由游動了,用食鹽水刺激太大,建議你用阿維菌素,這種藥毒性比較低,而且是菌蟲雙殺。
4、金魚的魚鰓紅是得病了嗎?
魚鰓當中血管豐富,正常的魚鰓應該是紅色的,但如果是那種腫著一樣的紅色或者是出血的紅色(不太好描述)就有問題了
5、魚從魚缸里跳出來會有事嗎魚鰓流血有事嗎?
優質回答1:最大的可能就是缺氧。如果養殖了很久,突然出現這樣的情況,那不排除較大氣候地勢變化的可能,因為突然空氣中氧氣含量的降低,或是氣壓降低,可能人類不易察覺,但是魚比較敏感。從幾率來講,還是缺氧的可能性大些,不必過多擔心。
優質回答2:魚跳缸基本就是死,除非發現的很及時。魚鰓流血,如果是跳缸摔傷,只要不是特別嚴重,就能自己愈合,沒事的,但要注意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