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區石港圣耕園內,文化范孩子們在當地村民陳丫云的走進振興帶領下學習編草席,開展勞動研學實踐。江蘇鏡觀中新網記者 泱波 攝
以文促旅、南通以旅興文,通州書寫“詩與遠方”的鄉村幸福美麗篇章。日前,文化范記者走進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走進振興用鏡頭記錄下“農文旅”融合繪就的江蘇鏡觀鄉村振興新畫卷。通州區是南通南通市主城區之一,濱江臨海,通州城鄉環境優美,鄉村幸福有著良好的文化范文旅資源稟賦。“紡織之鄉”“建筑之鄉”“教育之鄉”“中國曲藝之鄉”是走進振興通州的靚麗名片。近年來,江蘇鏡觀在“農文旅”融合發展思路下,當地不斷放大文旅融合優勢,不斷做足“旅游+”文章,打造旅游與農業、工業、文化、體育等融合發展新模式。
朗誦愛好者在石港圖書館內朗誦詩歌,該圖書館利用體育公園閑置看臺改建而成,集主題閱讀、文化活動和休憩小聚于一體。中新網記者 泱波 攝
劉橋鎮尹家園村的村民利用午休時間排練舞蹈,吸引了周邊村民欣賞。中新網記者 泱波 攝
石港鎮石渚里的稻香水韻農創客廳內,孩子們學習剪紙、折紙等手工技能。中新網記者 泱波 攝
年輕人趕上時代節奏,開展直播帶貨。中新網記者 泱波 攝
劉橋鎮聞橋村群眾藝術館內的墻上,當地村民共二百多個姓氏組成了“家和萬事興”字樣。劉橋鎮聞橋村主張“以文人促文化,以文化促文明”,結合賢人事跡,提升村莊的文化內涵,塑造村民的文化認同感,提升群眾文化素養,傳播傳統文化。中新網記者 泱波 攝
睹史院村開設咖啡屋,搭建返鄉創業平臺,不定期舉辦音樂會、露營團建活動,凝聚“新”動力。中新網記者 泱波 攝
美麗鄉村打造青春會客廳,大自然的色彩迎面而來。中新網記者 泱波 攝
航拍劉橋鎮尹家園村農民集居區,整潔美觀,村民幸福感滿滿。中新網記者 泱波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