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國學骨髓我幾乎已經成了一個廢人,療多瘤獲感覺生命走到了盡頭。發性”來自浙江的得突馬女士這樣感慨。8年前,破性被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進展這是國學骨髓血液系統腫瘤的第三大疾病,經歷了化療、療多瘤獲自體細胞移植等一系列治療手段后,發性2015年還是得突出現了復發。2017年4月,破性CAR-T細胞免疫治療法開始在瑞金醫院開展,進展她從生死的國學骨髓邊緣找到了新生。
恰逢世界腫瘤日前夕,療多瘤獲4月16日下午,發性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召開的“產學研結合,我國學者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獲得突破性進展”新聞發布會傳來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經過一年多的臨床試驗,通過新型CAR-T技術,瑞金醫院在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MM)取得了顯著療效。該項目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瑞金醫院終身教授陳賽娟,瑞金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糜堅青博士等領銜的專家團隊共同研究完成。
這也意味著,今后,像馬女士這一類血液腫瘤患者,有望在瑞金醫院成立的“國家轉化醫學中心”內,獲益于這一前沿技術。
據介紹,在接受治療的17例患者中,總反應率為88.2%,總體生存率為63.5%,無進展生存率為53%;其中有兩例患者出現了骨髓正常造血, 免疫功能恢復正常,這標志著MM治療獲得顯著療效。
骨髓瘤患者的新希望
MM是一種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常見臨床表現為骨痛、貧血、腎功能不全、感染。據報道美國每年新增MM病例約2萬余例,中國隨著老齡化進程每年患者數量也在快速增長。雖然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免疫調節藥物和蛋白酶體抑制劑的應用,大大改善了MM的預后,但整體預后較差,亟待尋找新的治療方法。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技術,是目前國際上新興的細胞免疫療法,目前較多應用于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療效,然而CAR-T治療MM的臨床研究剛剛起步。
糜堅青介紹說,細胞免疫治療被認為是具有革命意義的腫瘤療法,在國際上,美國去年將CAR-T療法用于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已獲美國上市。瑞金醫院血液科與傳奇公司合作,CAR-T I期臨床試驗治療MM也顯示了令人振奮的療效,目前正在進行II期臨床試驗,有望早日上市用于治療MM患者。
“和其它免疫療法類似,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清除癌細胞。”糜堅青表示,CAR-T免疫療法改變了原有的治療模式,從病人自己身上采集T細胞,通過技術改造,給他們裝上能攻擊腫瘤抗原的“子彈頭”,再將這些組裝的活細胞擴增, 而后回輸給病人。
依托國家轉化醫學中心“孵化”而成
“這項成果為轉化中心未來的臨床研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瑞金醫院院長瞿介明補充道,這項研究是產學研合作的成果,是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與南京傳奇公司合作,聯合上海長征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等單位的多中心臨床試驗的結果,與西安交通大學二附院已報道的結果(Zhao WH, J Hematol Oncol, 2018)都顯示了該產品優于世界其他同類產品, “中國創造”的生物治療產品已站上了世界舞臺,將成為引領該領域發展的新動能。
據了解,作為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的兩大建設主體之一,瑞金醫院主要承擔了臨床研究方面的建設任務。作為先行先試,2017年11月,還率先在醫院門診大樓19樓,開設了國內首個血液科轉化醫學病房,首個開展的項目就是CAR-T 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的探索性I 期臨床試驗。
最新科研成果獲權威期刊發表
值得一提的是,該創新型臨床治療方案獲得顯著療效,由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與南京傳奇公司合作,聯合上海長征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在國際綜合性權威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題為“Exploratory trial of a biepitopic CAR-T targeting B-cell maturation antigen in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靶向B-細胞成熟抗原的雙表位CAR-T治療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的探索性臨床試驗)學術論文,標志著CAR-T治療MM進入了一個新的重要的里程碑。
目前,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瑞金醫院作為II期臨床試驗的牽頭單位,已于2019年3月17日收到第一個II期臨床試驗的CAR T 細胞制劑,并于22日進行了第一例患者的細胞回輸,現即將完成治療后出院,II期臨床試驗進一步優化和規范了治療流程和方案,研究者將確保臨床試驗成功,為更多的MM患者造福。
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主任陳賽娟介紹了CAR-T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多中心Ⅱ期多中心臨床試驗開展情況,她認為,瑞金醫院血液科與傳奇公司合作,在臨床上已經取得很好的效果,“未來,依托國家轉化醫學中心,我們還將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獲得新的CAR-T細胞治療的突破;此外,在遺傳性疾病,如血友病、地中海貧血等血液病進行基因改造的細胞治療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造福更多的患者。”
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聞大翔也表示,生物醫藥作為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柱之一,離不開一批具有自主研發產權的好藥品、好產品,“目前,本市科技成果轉化已從資格認定轉為備案管理制度,有力地助推了相關藥品產品成果的積極轉化,我們期待,LCAR-B38M可以成為首個獲批的CAR-T免疫治療產品,真正快速進入臨床應用階段。”
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的專家和領導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瑞金醫院終身教授王振義,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鄔驚雷,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王興鵬,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陳國強、瑞金醫院黨委書記楊偉國,南京傳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官范曉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