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5日,設備施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更新過往果措施,確定了進一步擴大內需、舊換促進經濟增長的新政十項措施,主要投資基建與地產。策梳該項政策到2010年底共投資約4萬億元。政策同時,看實2009年我國出臺《促進擴大內需鼓勵汽車、設備施效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出臺,通過財政補貼推動汽車與家電的更新換代,補貼金額高達70億元。在2009—2010年,“4萬億”財政支出帶動基建和地產產業鏈設備投資增加。而汽車家電以舊換新直接刺激消費拉動供給,有效促使上游制造業企業消化庫存,出清舊產能,創造新需求。
2015年,我國首次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式啟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產業結構向高端、高附加值領域轉型升級。而加快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是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的重要舉措。2015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明確指出要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提高企業技術改造投資能力。而這也帶來了2008年之后第二輪設備更新改造高潮。據了解,以電氣機械、電子設備為代表的行業設備投資占比相較2013—2015年環比顯著提升1個百分點、1.8個百分點。
2022年9月,國務院第188次常務會議確定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配套支持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隨后,國務院批準《關于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實行貸款財政貼息擴大有效投資和消費的實施方案》。該政策對2022年12月31日前新增的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貸款貼息2.5個百分點,重點支持教育、衛生健康、實訓基地等十個領域。當時預計釋放出的貸款總體規模達約1.7萬億元。該政策引發了一輪儀器設備采購熱潮,為儀器行業帶來了較大的市場需求。
2023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統籌節能降碳和回收利用 加快重點領域產品設備更新改造的指導意見》,首批聚焦鍋爐、電機、電力變壓器、制冷、照明、家用電器等6類產品設備,支持企業開展更新改造,推動淘汰低效落后產品設備,加強節能降碳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并適時將工作重點擴大到其他產品設備。這項政策的設備更新范圍較窄,影響也相對較小。
前幾輪的設備更新改造已經證實,企業大規模更新設備,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可以提升需求,帶動經濟增長。同時對設備進行更新和再投資也有利于提升生產力,促進產業向高端化發展。
與之前的設備更新相比,本次提出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覆蓋領域更廣,包括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有望以更大幅度帶動設備更新的投資增速。另外,從去年12月至今,幾個月內這項政策就有了三次大動作,落地更快。當前全球經濟正處于下行時期,我國經濟雖然正在復蘇,但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根據過往經驗,新一輪設備更新和以舊換新將提振內需,為經濟注入新動能。

關注本網官方微信 隨時閱讀專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