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廣交重慶版的“阿里巴巴”。市外經貿委人士表示,商平式落上線這意味著廣交會半個多世紀累積的臺正600多萬實名制采購商,將直接成為重慶企業的重慶潛在買家。不僅如此,年底市民也有望在平臺上購買款式更多、系統價格實惠的廣交進口消費品。
“重慶版淘寶網”年底上線運行
按照協議,商平式落上線廣交會電子商務公司(廣電商)將在重慶共同打造,臺正全球領先的重慶在線跨境電商平臺,同時還將建設上千平米的年底倉儲場地基地。
按照規劃,系統首期廣電商在渝員工將達到100人,廣交辦公場地500?,商平式落上線倉儲場地1000?,臺正“平臺建立好之后,日均跨境成交量將達到1000單以上。”
“下一步,廣電商將在重慶開展公司選址,項目方案制定等前期工作,”市外經貿委副主任何為說,年底系統將上線運行。
按照規劃,一期交易主要以重慶特色的工業產品為主,例如通機、汽摩以及相關零部件等,在二期交易中,還會引進市外和國外的客商。
何為說,對重慶外貿企業而言,這將是“重慶版的淘寶網”,也是重慶企業的“電子出海口”。
她說,“廣電商擁有廣交會半個多世紀累積的600多萬實名制采購商資源,104家海外推廣渠道,10萬參展商,這將幫助重慶外貿企業跳出內陸地區口岸劣勢,與沿海城市同步起跑。”
市民也可“淘”進口消費品
近年來,由于品牌服裝箱包、嬰幼兒奶粉、化妝品等商品的境內外價格差異較大,越來越多的重慶市民選擇通過網絡“海淘”。但是,由于缺乏正規的跨境網上購物渠道,消費者不僅有買到假冒偽劣貨品的風險,也對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的監管帶來難度。
而廣電商平臺落子重慶,市民也有望在平臺上“淘”價格實惠的進口消費品。
今年8月,重慶成為全國首批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城市,重慶電商平臺易極付也獲得了國家批準的中西部唯一一塊跨境電子商務支付牌照。
“建成后,普通市民可以通過這一平臺跨境網購國外品牌,”何為說,重慶的平臺會引入市外和國外的制造企業、食品飲料進口商,甚至一部分奢侈品品牌,不僅新貨上架的速度更快,價格也會更加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