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到次品,僅退貨可直接申請“僅退款”,成電不再需要快遞上門收退貨——拼多多兩年前首創的商新售后模式,正陸續成了淘寶、主流曾引京東、發惡抖音等電商平臺的意炸有待標配服務。
面對拼多多的店仍異軍突起,淘寶、磨合京東等傳統電商正焦急尋找“中年危機”的僅退貨破局之道。從最初質疑拼多多的成電低價策略,到如今搶占拼多多的商新下沉市場,向拼多多學習,主流曾引“僅退款”或許只是發惡開始。
“僅退款”不等于“薅羊毛”
2023年12月底,意炸有待一則《淘寶平臺爭議處理規則》新規引發業界關注——對賣家出售的店仍商品形成多方位綜合評估后,予以認定近期出售的該商品達到存在描述不當、混淆誤導、偽劣等情形的高度蓋然性。淘寶將基于該認定,對買家發起符合相關情形的售后直接作出快速退貨退款或退款支持。
這意味著賣家在淘寶平臺上獲得過多差評或違規記錄,一旦收到投訴,可能面臨直接退貨退款或僅退款的判定。
簡而言之就是,買家在收到商品后,如果質量有問題,可以申請退款且無需寄回商品。
新規推出短短數日,網上已有不少成功案例的分享。記者隨機通過幾個已購買的商品訂單,申請售后即可顯示“僅退款”選項,上傳相關照片及說明緣由即可成功退款。
但是,并非所有的買家“僅退款”申請都會予以通過。
記者從知情人士了解到,淘寶此次“僅退款”新規會根據賣家的實際經營行為做出判斷,從而決定對于買家的快速退貨退款或退款請求是否支持,相當于為賣家變相規避了“薅羊毛”的行為,另外淘寶為商家提供的快捷申訴通道,30天期內的所有訂單商家都可以提起申訴。
此外,淘寶新規還有一則變化:賣家在未征得買家同意前發貨的,且買家未收到貨或拒收商品的,由此產生的相關費用及商品破損、損毀及滅失風險,由賣家自行承擔,訂單支持退款買家。
也就是,由于物流方面引發的糾紛,平臺的重心將偏向于買家。
曾引發惡意“炸店”
雖然淘寶推出“僅退款”服務引發了不小的關注,但這并非是淘寶的首創。早在2021年,拼多多已推出了“僅退款”服務。與退貨退款模式不同,買家提出“僅退款”申請,商家在48小時內未進行操作,系統則會默認商家同意退款申請,自動發起退款。
這也被認為是拼多多從淘寶“虎口奪食”的售后秘訣之一。不過,此舉在當時并未引發電商平臺效仿,甚至電商們并不看好這一模式。
由于過于偏袒保護買家利益,拼多多在2023年3月曾爆發“炸店”事件。有部分買家利用這一規則針對拼多多瘋狂下單,商品送出后又申請僅退款。由于惡意訂單數量較大,一些商家不得不暫時停業。對此,拼多多沒有服軟,反而升級攻防策略,并恢復了經營秩序。
“僅退款”經過了2年多的發展,終于成了主流電商平臺的售后新趨勢。
與淘寶幾乎同時,京東也宣布對售后服務管理規則進行調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增退款不退貨執行標準,支持對用戶僅退款的申請。
早在去年9月,抖音電商也更新了“僅退款”的規則:抖音商家“商品好評率低于70%,平臺有權對該商品交易訂單的售后申請采取支持消費者僅退款、退貨退款包運費的措施,商品好評率連續7天恢復到70%以上可解除。
成為行業標配仍待考驗
從“質疑拼多多”到“理解拼多多”,再到如今“成為拼多多”,電商擁抱“僅退款”的背后是傳統電商增長乏力的困境。
2023年底,阿里巴巴市值被拼多多超越,曾經的“小弟”猛然崛起,給阿里巴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焦慮,馬云在內部表示:“阿里過去賴以成功的方法論可能都不適用了。”京東也不例外,劉強東在內網也表示,“京東必須改變,否則沒有出路。”
為此,國內電商的流量機制正向中小商家和用戶方面傾斜,“低價心智”成了新的熱門詞,而這正是拼多多的主戰場。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認為,電商平臺推出“僅退款”。其一是快速響應消費者的退款需求,尤其是在商家存在不良行為記錄的情況下,能增加消費者對平臺的信任度;其二是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賦能平臺對商家行為進行更精準的評估。通過對商家歷史數據的挖掘分析,平臺可更有效地識別出服務質量差的商家,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及時有力的售后保障。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則表示,“僅退款”的推廣會增加商家的經營成本,更易引起平臺與商家的矛盾。他認為,電商平臺應該加強退款審核機制,確保申請的合理性和真實性,同時向商家提供關于“僅退款”政策的培訓和指導,幫助商家理解政策變化,并適應新的售后模式。
“電商平臺需要不斷適應和滿足消費者的合理需求,‘僅退款’只是其中一個環節而已。”朱克力認為,“僅退款”能否成為電商行業的標配服務,仍有待買家、賣家和平臺三方的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