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規模最大的華夏號公募基金公司華夏基金昨發布公告稱,擬于2010年8月12日通過代銷機構贖回自有資金投資的贖回市信4只基金,合計份額超過3億份,億份這也是自購華夏基金3年來首次贖回自家基金。雖然贖回的基金主要為債券基金份額,但仍有市場人士將此作為華夏看空后市的被視一個信號,并將此作為昨日市場大跌的空后重要誘因之一。華夏基金的華夏號有關人士昨日向記者表示,贖回只是贖回市信公司的正常經營行為,不代表對市場的億份看法。而據知情人士透露,自購華夏旗下的基金偏股型基金目前倉位并不低。因此,被視也有市場人士猜測,空后華夏在股權轉讓前夕贖回自購基金或為向股東分紅。華夏號
贖回基金回報有限
據公告,華夏基金此次贖回的4只基金和額度分別為:華夏成長混合(前端)3486萬份,華夏債券(C 類)1.94億份,華夏回報混合(前端)1437萬份,華夏滬深300指數8219萬份。上述投資均為華夏基金運用固有資金進行的基金投資。
4只基金中華夏債券的贖回份額最多,華夏回報也是一只風險相對較低的混合型基金,這兩只基金都是華夏更早認購的,均有一些盈利。華夏成長和華夏滬深300指數基金屬于高風險基金,在上半年這輪下跌中跌得也比較慘。根據自購的時間推算,華夏在這兩只基金上的投資合計虧損在1300萬元左右。盈虧相抵后,華夏基金此次贖回基本上沒賺到什么錢。
贖回意味看空后市?
昨日在一些股吧中都有人在討論這是否意味著華夏看空后市,有不少人支持這一觀點。不過,華夏公司方面認為,這不代表公司對市場的看法,只是正常的營運行為。
一些基金分析人士也認為,不能簡單地把贖回和看空聯系在一起。贖回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自有資金緊張、要支持新發基金、向股東分紅或者兌現利潤。像華夏此次贖回債券基金應該就有兌現利潤的想法,今年上半年債券市場表現好于股票市場,華夏債券今年以來實現了3.10%的正回報(截至8月9日,下同)。華夏成長和華夏滬深300今年以來分別虧了5.89%和17.03%。贖回應該有其他原因。
據一位接近華夏基金的人士表示,二季度華夏旗下偏股型基金依然保持較高倉位,在7月以來的這波反彈中表現較好,近期的基金倉位監測數據也并未顯示華夏系有大幅減倉。“如果看空市場,應該在二級市場有大幅減倉才說得過去。”
可能為向股東分紅
根據此前華夏基金的單一股東中信證券的公告,中信證券將在9月底前解決華夏基金的股權不規范問題,即將所持華夏的部分股權(據說為51%)轉讓出去。據推測,這部分股權很可能在本月通過產權交易所進行掛牌轉讓。
“贖回基金也可能是華夏為了在股權轉讓前向股東分紅。”有市場人士猜測說。據了解,華夏基金目前管理有2500億元左右的公募資產。在證監會因其股權規范問題遲遲不能解決而暫停其公募新品及專戶新業務的申請后,經營上也不需要有太大的投入,而且上半年管理費收入應該也有10多億元。
“基金公司的價值主要看資產管理規模,留存分紅雖然有助于提高賣價,但像華夏基金這樣規模很大的公司,要價太高,恐怕不容易找到接手人。而大規模分紅后價格將會適當下降。”一位基金分析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