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10月12日電 題:體育賽事催“騎行熱”升溫 中國城市營造“騎行友好”環境
作者 黃令妍 俞靖
踩下踏板、騎行熱輕裝出行……在中國很多城市,體育自行車不再是賽事市營代步工具,而是催升成為一種時尚運動方式。人們對運動健康理念的溫中追求、自行車體育賽事引入等帶動“騎行熱”不斷升溫,國城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騎行隊伍。造騎
闊別三年的行友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回歸,10月12日起在廣西南寧、好環柳州、騎行熱桂林等城市舉行。體育全球18支頂級車隊的賽事市營明星車手云集,中國國家隊首次組隊參加這一國際自行車聯盟的催升重要賽事,吸引不少騎行愛好者前來一睹車手風采。溫中
“環廣西”開辟出的國城新賽道,吸引著騎行愛好者們前去體驗。南寧市自行車運動協會會長溫雨介紹,南寧到馬山累計爬升1500多米的弄拉賽道,多年來成為車友們挑戰自我的線路。而“環廣西”預熱賽事——面向大眾的城市騎行活動則報名火熱,沒有自行車的“小白”還可以用主辦方提供的車輛參與其中。
溫雨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接觸騎行,是當地騎行圈子里的“元老”。彼時,自行車還是不折不扣的小眾運動。如今,騎行漸受注重健康的都市人青睞。
“入坑”自行車運動6年的譚杰介紹,騎行帶來快樂,讓他忘記生活和工作中的煩惱,遠離焦慮。他表示,當下貼近民眾生活的騎行賽事越來越多,自己就參加過20多場比賽。這些比賽門檻不算太高,很多普通騎友有機會參與。尤其是精心設計的環湖、沿江等城市比賽線路,讓更多自行車同好集聚交流,共同探索和享受自然風光。
“相比以前,城市騎行環境要好很多,專門規劃了一些路線,為騎友提供便利。”譚杰說,自己日常喜歡在南寧市區沿江的騎行道上“休閑騎”,這條線路上夜間常有浩浩蕩蕩的自行車隊伍經過;周末就到城市周邊騎越野路,利用專業賽道磨煉意志。
隨著綠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中國多地從城市規劃做起,不斷提升軟硬件條件,打造安全穩定的友好型騎行環境。
不少城市推出了專門的騎行精品線路,鼓勵更多人騎車出游,如成都推出11條天府綠道騎行線路;北京建設了騎行“城市風輪”,即12條沿著河流的騎行放射線。南寧市則在邕江邊設立青少年自行車運動服務站,自行車運動的教練、社會體育指導員定期開展公益性培訓,為騎行愛好者提供優質服務。
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副秘書長孫連濱表示,“環廣西”“環青海湖”等賽事的成功舉辦,大力推動了自行車運動在中國的發展。各地通過舉辦騎行賽事,展示城市形象,促進“體育+旅游”消費。未來,“騎行熱”將帶動地方綠道等基礎設施及相關產品、服務不斷完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