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年度記者從2017年度全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海寧2017年我市GDP比上年增長8%,市國高于全國水平1.1個百分點,民經創我市2014年以來GDP增速新高。濟運工業經濟方面,行情規上工業產值增速創近6年新高,年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近4年新高。海寧
會上,市國市統計局、民經經信局新聞發言人發布了2017年度我市主要經濟數據及相關情況,濟運并就記者提問做了解答。行情
2017年,年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66.07億元,海寧按可比價格計算,市國比上年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1.76億元,增長2.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79.40億元,增長9.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64.91億元,增長7.0%。按戶籍人口計算的全市人均生產總值為126251元,增長7.0%;按平均匯率計算為18699美元。
8%的GDP增速引起了會上許多記者的關注,是什么支撐著海寧經濟的繁榮和高增長?對此,新聞發言人從產業構成、經濟增長和要素支撐三方面做了詳細的解析。
產業構成方面,農業生產保持穩定,全市農業總產值增長2.3%,全年糧食產量達到15.8萬噸,同比增長12.6%,桑黃、藍莓等特色農產品實現高增長;工業經濟復蘇勢頭強勁,工業增加值增速快于GDP增速2.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1.3%;服務業發展穩中向好,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0%。
經濟增長方面,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實現協調拉動。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91億元,同比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截至2017年11月,對外出口增長15.1%,機電高新、家具等增長較快。
要素支撐方面,創新驅動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進一步增強。2017年,規上工業R&D經費支出同比增長24.4%,占GDP比重達到2.96%,R&D人員同比增長了12.1%。伴隨著創新投入不斷增加和人員素質不斷提升,勞動生產效率提高明顯,2017年全市規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18.16萬元/人,同比增長7.5%。
2017年,我市工業經濟增速也創近年新高,指標筑底回升,朝著更高質量發展。全市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632.53億元,同比增長19.5%;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317.98億元,同比增長10.7%;全市完成工業有效投資278.07億元,同比增長10.2%。規上工業產值和增加值的增速分別高于嘉興市平均1.9、1.2個百分點。
據新聞發言人分析,我市工業經濟增速創新高與“工業強市”的主基調分不開。2017年通過一系列減負政策,減免各項稅費32.56億元,常態化做好企業走訪服務,加快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開啟工業平臺能級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三大平臺擴容提質全面鋪開。開展“推項目強投資促發展”百日專項行動,國際制造裝備產業園、海派家具、火星人智能集成灶產業園、東城電子等一批重大工業項目開工建設。
經濟發展由“智變”推動“質變”。全面推進經編行業省“機器換人”分行業試點,2個項目列入全省智能制造重點項目庫。實施第二批領軍企業培育,共確定9家企業政策意見,兩批14家領軍企業合計實現產值176.38億元,同比增長27.6%。天通泛半導體材料產業園項目有望和現有企業協同發展,形成新的產業集群。
據悉,下一步,我市將堅持“雙招雙引年、優質服務年”不動搖,著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打造大灣區產業創新高地;推動城市化帶動工業化,打造大都市區城市發展標桿;著力建設品質生活,打造大花園文明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