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中國約200萬公頃土地損毀于煤礦開采
2014-10-23 15:24:05 作者: 余寒 評論: 字體大小 T T T 掃描到手持設備
10月22日,國土國約在天津舉行的部中2014年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總工程師羅明表示,頃土在中國,地損大約有200萬公頃土地由于煤礦開采而被損毀。毀于中國的煤礦礦山產量占世界一半,能源消費中70%是開采煤礦,煤礦對土地的國土國約損毀非常嚴重。
礦山污染對土地復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也是剛剛開始土地復墾規劃這項工作,所以沒有更多地關注它的污染問題。尤其在基礎礦山復墾的時候,這也是一個巨大的風險,所以在風險管理這塊,下一步需要加強”,羅明說。
中國的土地復墾工作才剛剛走上制度化管理。根據國務院于2011通過的《土地復墾條例》,國土資源部于當年批準發布《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程》,按不同礦種、不同開采方式以及不同活動類型土地復墾工作特點,制定了土地復墾方案編制的7項行業標準。
制度建立不過三年的時間,土地復墾卻是一項漫長的工程。以平朔煤礦為例,復墾工作從1993年開始,土地整治中心進行了長達二十年的復墾跟蹤,至2013年,復墾土地才基本成林。
200萬公頃土地的損毀是我國煤礦產量位居全球第一的生態代價。羅明表示,對土地的損毀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在東部地區。東部地區一個是主要的高等級耕地地區,同時也是人口非常密集的地區。在這個區域內,大面積土地的沉陷對當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第二就是西部干旱區,由于西部干旱、生態脆弱,采煤的裂縫使沙漠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羅明認為,中國有世界上最嚴格的保護制度,《土地復墾條例》也是寫得非常好,里面有很多非常好的措施。但我們的管理很稀疏,在管理上比較落后。所以下一步應該加強對復墾的監管,真正落實土地復墾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