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靜脈曲張(OV)的卵巢病因:
導致卵巢靜脈曲張的確切機制尚不完全明了,以下因素可能與OV有關:
①先天性卵巢靜脈瓣缺如或功能不全。尸檢發現女性左側靜脈瓣缺如占15%,右側占6%。靜脈
②解剖因素,與男性精索靜脈曲張的曲張機理相似。OV發生于左側者占85%~95%,雙側者占5%~15%,而無單純發生于右側的OV報道。右側卵巢靜脈在右腎靜脈下方直接匯入下腔靜脈(IVC),左側卵巢靜脈行程長,匯入左腎靜脈處呈直角,因而不利于靜脈回流。卵巢有些病例左側髂總動脈對左側卵巢靜脈搏動性壓迫亦是靜脈一重要因素;先天性左腎靜脈狹窄僅有個別報道,不是主要因素。
③多次懷孕,生育。曲張分娩前期,卵巢靜脈血容量約為正常的OV60倍,靜脈重度擴張,對靜脈瓣功能構成不可逆損害;另外,孕期子宮機械性壓迫也影響卵巢靜脈的回流。
④其它因素:如長期站立,從事重體力勞動及長期服用激素等。卵巢
近年研究認為,在以上諸多因素中,解剖因素是靜脈導致OV最主要的原因。
影像學表現
(一)超聲波檢查 方便,簡單,其表現為卵巢靜脈擴張的曲張形態學改變;對診斷困難的病例可采用經陰道超聲波檢查。
(二)CT檢查 患者多因懷疑盆腔其它疾病而行此檢查。OV增強掃描顯示子宮旁靜脈擴張、卵巢紆曲,重者可呈瘤樣曲張,向上可一直追尋到接近腎靜脈水平。靜脈正常卵巢靜脈直徑≤5mm,如直徑≥7mm,可提示診斷。曲張
(三)MRI檢查 一般不列為常規。OV表現為子宮旁團狀紆曲流空血管信號,以左側為重,但可靠性不如增強CT。
(四)卵巢靜脈造影 僅在診斷有困難或考慮作介入治療時采用。主要表現有:卵巢靜脈擴張,主干直徑≥10mm;子宮旁可見紆曲擴張的靜脈團;靜脈逆流現象明顯。測壓顯示部分病例卵巢靜脈遠側與腎靜脈下腔靜脈之間存在壓力差(可≥4cmH2O)。
對診斷OV更有價值的征象為形態學改變和靜脈逆流,兩者的程度與臨床癥狀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