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旺季玻璃行業的不會不足幾大特點:
行業規模小、集中度高/低
產能剛性,缺席退出成本高昂
產業鏈清晰,成色過度依賴房地產
企業間生產成本差異非常大(燃料)
銷售半徑小,供需貿易流向相對集中
市場周期明顯
二、矛盾影響玻璃利潤的加劇主要因素
純堿價格與玻璃利潤高度負相關,玻璃價格相對穩定的行業前提下,玻璃企業利潤變化主要來自純堿價格的資訊波動。純堿±100元=玻璃±20元。旺季需求平穩的不會不足前提下,成本對價格有一定長效支撐作用,缺席玻璃產能調節余地小、成色調節周期長,供需成本的矛盾波動短期內對玻璃價格沒有明顯作用。
三、玻璃下半年行情簡析
供給(產能)
截止8月17日,全國在產生產線242條,產能16.06萬噸/天,同比+0.1%;1-8月份點火、復產19條,產能增加11590噸/天,冷修8條,減少產能5300噸,凈增6290噸,比年初+4.3%;全年產能預計凈增3000噸,近期仍將持續增長,供給壓力不減;10月份以后有望出現收縮,短期影響-環保(沙河5條線將會陸續放水),中期影響-窯爐到期,旺季結束前不會主動停產。
供給(庫存)
截止8月16日,八省庫存3455萬重箱。環比7月初-3.4%;同比+34%;庫存天數24.8天(2016,16.8天,2017,17.8天)。截止8月15日,沙河庫存750萬重箱。環比7月初-10.4%;同比+145%;庫存天數21天,同比+14天,年均23.9天(2016年均8.7天,2017年均10.6天)。區域庫存同比差異非常大:河北同比+88%,四川+60%,山東+40%,陜西+35%,江蘇+21%,廣東+13%,湖北-25%,遼寧-21%。整體庫存近三年高位,且累庫周期大幅拉長,未有顯著下降,庫存狀況近似于2014年。
旺季行情階段,庫存并不是一路下行,企業庫存的下降直接來源于下游消耗和存貨,在預期左右下,存貨具有較明顯的集中性,下游存量達到一定程度,價格達到一定高度,進入消化、觀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