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濱北線松花江公路鐵路兩用橋被哈爾濱人俗稱為“東江橋”或“新江橋”。現地尋根/大公報記者于海江攝
為何把這塊哈爾濱發現的命名顱骨化石命名為“龍人”?季強說,命名主要基于領域內常用的鎖定地名命名原則,“由于化石產自黑龍江省,區域所以名稱來自其中的現地尋根‘龍’字。另一方面,命名別人一看到這個名稱時就知道這是鎖定中國的化石,簡明易懂。區域”
季強說,現地尋根之前人們并沒意識到,命名中國境內發現一批腦容量大,鎖定頭骨也特別大的區域古人類。包括安徽華龍洞人,現地尋根陜西大荔人,命名哈爾濱龍人,鎖定遼寧金牛山人。他們構成了東亞地區的古人類族群,因此形成了一個獨立的支系。
未來季強為團隊設定了兩個目標,一個是要找到龍人與智人在亞洲的共同祖先,或者是發現起源于東亞地區,大于三十萬年以上的古人類化石。為此季強提出四個搜索區域,根據目前中國古人類的資料和分布情況,將主要瞄準4個地區,即秦嶺以北的陜西及鄰區,秦嶺以南的湖北及鄰區,以河北為主體的華北地區,以及東北地區或者松花江流域。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倪喜軍表示,本次發表的論文是對“龍人”的初步研究,之后還將開展對化石的DNA、解剖學結構以及“龍人”生存狀態的研究。此次出土化石的哈爾濱湖相沉積地層,此前并未受到特別重視,且層位較深,不易發掘,但現在已確認,這里包含了一些哺乳動物化石,很有可能再發掘出類似“龍人”的古人類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