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3日,中國轉型展望執行摘巴《中國能源轉型展望2024》執行摘要(以下稱《執行摘要》)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的庫氣《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上與國際公眾見面。
《執行摘要》當天在一場聚焦中國能源轉型與新能源發展的候大會上中國角邊會活動上亮相。作為將于不久后正式發布的發布《中國能源轉型展望2024》報告的主要結論部分,《執行摘要》指出,中國轉型展望執行摘巴能源轉型能為中國實現2060年前經濟社會系統的庫氣碳中和作出決定性貢獻。中國應從五個方面推進能源轉型,候大會上探索加強國際合作,發布為全球能源轉型貢獻中國力量。中國轉型展望執行摘巴2024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庫氣根據目前的候大會上政策設置,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很快達到峰值。發布但在這之后,中國轉型展望執行摘巴全球平均氣溫并沒有大幅下降,庫氣這意味著到本世紀末,候大會上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2.4°C——遠高于《巴黎協定》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C的目標。然而,實現COP28的關鍵能源目標,如將全球可再生能源能力增加兩倍,將能源效率進展速度提高一倍,將縮小80%的差距。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在活動上致辭說,主動適應氣候變化、推動能源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球的重要任務。中國向全世界莊嚴宣示“雙碳”目標四年來,堅定地推動能源轉型,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作出了突出貢獻,期待《中國能源轉型展望2024》報告為能源低碳轉型提出前瞻和創新的解決方案。
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中國是全球清潔能源領域的領跑者,中國清潔能源產能快速增長,不僅有利于中國,也有利于世界。希望中國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和應用,在加速本國能源轉型的同時,助力國際社會從中國的綠色發展中受益。
國際能源署確定了在第29次締約方會議期間應考慮的5個主要機會:
擴大能源儲存和電網,以幫助實現這十年可再生能源能力增長兩倍的全球目標。該報告發現,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15000億瓦(GW)的儲能容量,并到2030年增加或翻新2500萬公里的電網。
確保各國采取全面的辦法來實現將能源效率進展提高一倍的目標。這將要求發達經濟體有更快的電氣化和技術效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有更高的效率標準,并提供通用的電力和清潔烹飪。
通過減少甲烷排放的行動,以及改造,退役或重新利用化石燃料資產,如燃煤發電廠。隨著清潔能源規模的擴大,化石燃料投資的連續減少。
將下一輪國家確定的貢獻與締約方會議的成果保持一致,確保它們在全經濟范圍內,對主要經濟體來說,包括絕對減排目標。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白泉介紹,《執行摘要》梳理總結了近年來全球能源轉型趨勢,分析了中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的轉型前景,探討了不同國際合作形勢下,中國實現能源系統凈零碳排放的路徑和技術解決方案。
丹麥外交部發展政策司司長奧勒·通克表示,丹中兩國在去年啟動了“聯合綠色工作計劃”,將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能源轉型作為雙邊合作的核心之一。《中國能源轉型展望2024》是丹中兩國密切合作的成果,旨在研究中國能源系統低碳轉型路徑和最佳發展方案,希望研究成果對丹中兩國以及國際社會能源轉型提供指引。
素材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新材料資訊,中國科學報,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