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病又被稱之為副傷寒,沙門氏菌是病沙一種因沙門氏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那患上沙門氏菌病的門氏時候有什么癥狀呢?沙門氏菌病又應該如何防治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感興趣的菌病技巧朋友不妨就來看一下吧。
沙門氏菌病癥狀
當患上沙門氏菌病的療方時候,患者會出現哪些癥狀表現呢?想知道的法和話,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沙門氏菌
1.初期
表現為發熱.可伴有全身不適、病沙乏力、門氏食欲減退、菌病技巧咽痛咳嗽等。療方隨病情加重,法和體溫呈階梯形上升,沙門氏菌在5~7日內達39℃~40℃。病沙
2.極期
常有傷寒的門氏典型表現:持續的高燒1~2周不退,伴有特殊的中毒面容,表情淡漠、腹脹、便秘或腹瀉,體溫升高,與脈跳速率不成正比.形成相對緩脈,皮膚可出現玫瑰糠疹、脾腫大等。
3.緩解期
當患者處于緩解期的時候,則對沙門氏菌的防御能力開始增強,并且體溫的波動開始下降,食欲也隨著好轉。
4.恢復期
體溫恢復正常,通常在1個月左右完全恢復健康。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使用,以及早期治療等原因,上述典型的臨床表現及分期已較少見。
另外,小兒傷寒患者的臨床表現也不典型,應區別對待,隨著年齡增大,則逐漸近似于成人傷寒。起病較急,發熱多呈弛張型,胃腸道癥狀較明顯,肝脾腫大較常見,易并發支氣管肺炎。
此外,老年傷寒的臨床表現也不典型,通常發熱不高,易發生虛脫,常并發支氣管肺炎和心力衰竭、持續的腸功能紊亂和記憶力減退,恢復慢,病死率較高。
沙門氏菌病治療
當患上沙門氏菌病的時候應該怎么治療呢?治療方法又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話,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病因治療
就是應用抗生素控制病菌繁殖和消滅病菌。不少沙門氏菌已對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尤其是鼠傷寒桿菌。抗生素療效不理想,給治療帶來較大困難。
應選擇效果好,副作用少的抗生素。對于年齡小,或病性重的患兒應采用靜脈給予抗生素,并同時應用兩種抗生素。用藥時間應視病情而定,總療程不應短于2周。也有采用體溫恢復正常三天后,抗生至少減量再用1周的療法。
必須注意,在開始時抗生素用量不宜過大,特別是殺滅病菌的抗生素,如短時間內大量細菌死亡反可導致病情惡化,其原因是沙門氏菌可產生內毒素,內毒素存在于菌體內,當細菌被殺滅解體是即放出內毒素時,可使血中的內毒素增加,毒血癥加重。
咳嗽想必在我們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了吧,但是咳血是不多見的,那么大家知道咳血是怎么回事嗎,咳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咳血是什么病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咳血是怎么回事
引起咯血的疾病并不局限于呼吸系統疾病,盡管大咯血是呼吸系統中常見的疾病。引起咯血的各種疾病的表現。
1.呼吸系統疾病
如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支氣管炎、肺膿腫、肺癌、肺炎、肺吸蟲病、肺阿米巴病、肺包蟲病、肺真菌病、肺囊蟲病、支氣管結石、肺部轉移性腫瘤、肺腺瘤、矽肺等。這些炎癥導致支氣管黏膜或病灶毛細血管滲透性增高,或黏膜下血管壁潰破,從而引起出血。
2.循環系統疾病
常見的有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高血壓性心臟病、肺動脈高壓、主動脈瘤、肺梗死及肺動靜脈瘺等。
3.外傷
胸部創傷、挫傷、肋骨骨折、槍擊、爆炸傷和醫療程序,如胸膜或肺穿刺、活檢檢查、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偶爾也可引起咯血。
4.全身出血性傾向性疾病
常見的如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肺出血型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肺型鼠疫、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等。
5.其他較少見的疾病或異常情況
如替代性月經(不從陰道出血)、氧中毒、肺出血腎炎綜合征、支氣管擴張、鼻竇炎、內臟易位綜合征等。
臨床表現
咯血伴有發熱,多見于肺結核、肺炎、肺膿腫、肺出血型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支氣管癌等。
胸痛咯血,常見于大葉性肺炎、肺栓塞、肺結核、支氣管癌。
咯血伴嗆咳,可見于支氣管癌、支原體肺炎等。
咯血伴皮膚黏膜出血,可見于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
二、對癥處理
也就是護理工作,要注意觀察體溫的動態變化。必須用體溫表,不能用手摸來判定而亂用退熱藥。
一般嬰幼兒39度以上,年長兒38.5度以上才應用退熱劑。不是高熱可飲用溫開水,也可發汗降溫。高溫40度以上時,可用酒精擦身。
無酒精時也可用白少酒代替,用等量白酒和溫開水,用塊小布浸濕生擦頸部、腋下、腹股溝部、肘窩、胸窩、腳心,可使血管擴張散熱,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飲食以流食,半流食為主,無渣、少纖維,不油膩又易消化的食物,可防止腸出血,腸穿孔。高熱,出汗,嘔吐,腹瀉時均可失去大量水分,應少量多次喂水。
如有脫水表現,嘔吐重,難以經口補水,應靜脈輸液,尿量減少,擔示體內已缺水也應補水。
還應密切觀察病性變化,好轉或加重,有無并發癥癥狀的表現,及時發現才能及早處理,注意口腔,皮膚清潔衛生,以防再得其他病菌感染。
沙門氏菌病如何防治
(1)控制傳染源
①對急性期病人應予隔離,恢復期病人或慢性帶菌者應暫時調離飲食或幼托工作。
②飼養的家禽、家畜應注意避免沙門氏菌感染,飼料也不能受該菌污染。
③妥善處理病人和動物的排泄物,保護水源。
④不進食病畜、病禽的肉及內臟等。
(2)切斷傳播途徑
①注意飲食、飲水衛生
炊具、食具必須經常清洗、消毒,生熟食要分容器,切割時要分刀、分板。食用時要煮熟煮透。不喝生水。
②注意食品的加工管理
對牲畜的屠宰要定期進行衛生檢查,屠宰過程要遵守衛生操作規程,以避免腸道細菌污染肉類。在肉類、牛奶等加工、運輸、貯藏過程中必須注意清潔、消毒。
沙門氏菌傳播途徑
1、肉的污染
肉及其制品的沙門氏菌檢出率美國為20%—25%、英國為9.9%、日本檢查進口家禽的污染率為10.3%,國內肉類沙門氏菌檢出率在1.1%—39.5%。
2、蛋的污染
中國蛋及其制品沙門氏菌檢出率為3.9%-43.7%,由于吃蛋引起鼠傷寒病的病例報告逐漸有增加的趨勢。
3、環境污染
食品在加工、運輸、出售過程中往往被沙門氏菌污染。沙門氏菌在糞便、土壤、食品、水中可生存5個月至2年之久。
4、傳播問題
恢復期患者和無癥狀的帶菌者也是常見的傳染源。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有關于沙門氏菌病的一些癥狀以及沙門氏菌病的一些防治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此也是有所了解了。因此,如果不想自己患上沙門氏菌病的話,則一定要學會預防哦,只有預防才能降低患病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