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石油公司動輒以數十億元去美國實施并購,大油背后意圖之一是企海為了獲得美國成熟的頁巖氣開采技術,以最終運用于國內開發
中國頁巖氣儲量全球第一,外并頁巖氣作為替代能源潛力不可限量。購資為了盡早實現頁巖氣商業化,大油我國企業紛紛到美國實施并購,企海以嫁接海外資源,外并盡快獲取技術。購資對于頁巖氣的大油商機,全球頁巖油氣勘探開發產業才剛剛興起,企海現階段勘探、外并鉆采設備生產商會受益,購資開采商的大油巨大收益則取決于頁巖氣的大規模產業化進程。
中國企業赴美并購
A股上市公司海默科技最近公告,企海美國Carrizo 公司有意出讓其所擁有的外并丹佛盆地Niobrara 頁巖油開發區塊的部分權益,公司正在與其接觸商洽。截至目前,雙方尚未就涉及交易的任何事項達成意向性協議。
海默科技不是第一家有意走出去嫁接海外頁巖氣技術和資源的企業。
最近兩年,中國企業赴美并購不斷。2012年2月,中石油收購殼牌位于加拿大Groundbirch的頁巖氣項目20%權益,交易金額超過10億美元。2012年1月,中石化集團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投資22億美元,與Devon Energy Corp創建一家合資公司,獲得美國5個頁巖油氣33%的資產權益,折合凈面積約1644平方公里。2011年1月,中海油以13億美元,收購美國切薩皮克能源公司位于美國科羅拉多東北部和懷俄明州西南部頁巖油氣項目共33.3%的權益。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咨詢委副主任張抗認為,三大石油公司動輒以數十億元去美國實施并購,背后意圖之一是為了獲得美國成熟的頁巖氣開采技術,以最終運用于國內開發。
另一方面,國內企業引入海外企業到中國開發,以共同面對技術難題,加速中國頁巖氣產業化進程。2011年12月,中石油在四川盆地建設長寧-威遠區塊是國家級頁巖氣先導試驗區,與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荷蘭殼牌的合作區富順-永川區塊,總面積為6567平方公里。
目前,中國頁巖氣資源分布中,有超過66%的頁巖氣區塊在中石油、中石化油氣礦業權區塊內。“三大油”率先嫁接美國頁巖氣資源與技術,對于加快中國頁巖氣開發有重要意義。
頁巖氣替代潛力大
能源素有“工業血液”之稱。從能源利用進程看,人類經歷過薪柴時代、煤炭時代和石油時代。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咨詢委副主任張抗預測,隨著全球各地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田的開發(本報上周《頁巖氣革命波及全球》曾有報道),天然氣有可能替代石油,成為消費量最多的一次能源。
根據2011年埃克森美孚發布的《2030年能源展望報告》,預計到2030年天然氣在世界一次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將從當前的23.8%提高到28%,超過石油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
中國頁巖氣儲量全球第一。據美國能源署估算,中國頁巖氣可采儲量世界第一,達到36萬億立方米,超過探明天然氣儲量3萬億立方米的10倍。而國土資源部對外公布的數據是,中國頁巖氣可采資源儲量大約25萬億立方米。
頁巖氣作為天然氣的一種,它一旦在中國實現產業化,其能源替代作用明顯。石油化學工業規劃院副總工劉志光告訴記者,液化天然氣用在汽車上不存在技術問題。上海申沃客車公司內燃機專家曹鬯震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這兩年液化天然氣用在重卡、集裝箱上的數量增加很快。
中國富煤缺油少氣,目前煤炭在一次能源占比超過60%。由于中國限制煤化工的發展,中國能源市場基本形成了發電主要靠煤炭,化工主要靠石油,車用燃料主要依賴汽油的格局。頁巖氣在中國大規模生產后,其替代煤炭和進口石油的作用將顯現,中國能源將有更多選擇。
頁巖氣的投資商機
業內人士表示,除北美外,全球頁巖油氣勘探開發產業才剛剛興起,現階段勘探、鉆采設備生產商會受益,開采商見效應會晚一些。因為中國頁巖氣開發扶持政策還沒有出臺。
中國頁巖氣勘探鉆探剛剛起步,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在海內外都有頁巖氣開發項目。杰瑞股份介紹,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經陸續接到了來自中石油的頁巖氣設備的訂單。
據悉,一般油氣鉆采設備商都能做頁巖油氣業務,只是各家實施的戰略不同,所處的產業階段不同,受益先后不同。
恒泰艾普和潛能恒信是油氣物探企業,也是油氣勘探開發最前端的環節,主要是勘探數據的采集、分析與解釋。恒泰艾普未來會打造三個平臺:油服技術服務,資源享有和精密設備。公司人士告訴記者,對于頁巖氣,在前期階段主要還是做技術供應商。
鉆采設備也較先受益。杰瑞股份主要做壓裂設備。仁智油服從事定向鉆井,是西南地區市場占有率較高的油田環保技術服務提供商。江鉆股份和通源石油也屬這一環節。江鉆股份鉆頭在業內有絕對市場占有率。
此外,惠博普、山東墨龍、藍科高新、富瑞特、海默科技等主要是開發環節受益,如海默科技是油氣計量器材,其余均是設備供應商。寶墨股份主做油田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