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梅州訊近日,實施梅州市“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揮部印發《梅州市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大行動實明確了“百千萬工程”在2025年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的現年總體要求,并提出通過實施縣域產業振興、初見成效程樣新型城鎮化建設、梅州城鄉風貌提升、百千集成式改革創新、干→社會力量動員五大行動,實施推動全市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大行動實邁上新臺階。現年
至2025年底全市“四上”企業超2200家
《方案》提出,初見成效程樣經過三年(2023-2025年)努力,梅州全市縣域綜合經濟實力穩步增強,百千產業集群加快集聚、干→園區載體全面提升、實施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壯大,農文旅融合、跨境電商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0億元以上縣過半。
實施縣域產業振興行動,要推動產業平臺提質升級,力爭三年累計新承接產業轉移項目超110個、百億園區達4個、主平臺規上工業產值超400億元;聚力做強現代縣域產業集群,至2025年底全市“四上”企業超2200家;加快提升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能級,三年累計建設農產品綜合服務站不少于5個,培育供銷農場90家,標桿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各50家;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出臺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加快蕉嶺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建設,抓好梅縣丙雁松片區試點建設,爭取引進文旅龍頭企業投資建設文旅小鎮、主題樂園等項目,豐富旅游產品和服務供給;優化縣域商業服務功能,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推進縣域物流體系建設,實現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縣鄉鎮商貿中心全覆蓋和“村村通”快遞。
著力構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實施新型城鎮化建設行動,要推進縣城高水平建設,推動蕉嶺新型城鎮化試點成效初顯,加快推進平遠、豐順第二批試點建設,力爭三年累計實施468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完善縣城交通市政設施建設,建成2個特色服務區,升級改造燃氣、供水、排水等城鎮老舊管線337.45公里;促進就地就近就業和社保提質增效;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力爭1個縣(市、區)通過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市、區)評估認定;深化“健康梅州”建設,累計推動執業醫師下沉服務基層超300人;增加“一老一小”服務供給,三年累計增加醫養結合機構24個、托位1.02萬個;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增強縣城綜合承載力。
實施城鄉風貌提升行動,要推動整體風貌連線連片提升、鞏固提升鄉鎮分類建設水平、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進鎮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縣鎮村綠化美化品質。力爭典型鎮村存量農房風貌每年提升30%以上、非典型鎮村提升10%以上;推動全市70%以上的鄉鎮達到典型鎮建設標準,2025年力爭打造2個典型村連線成片發展樣板,實現8個縣(市、區)“300 米見綠地、500 米見公園”,打造不少于13個綠美生態示范點,啟動建設3條鄉村綠化景觀帶,展現人居環境新魅力。
深化改革匯聚合力激發內生動力
實施集成式改革創新行動,要深化縣鎮管理體制改革、深化農業農村關鍵環節改革、深化人才體制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動財政金融資源下沉縣鎮村,穩步深化改革創新。縱深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農文旅融合發展等一批國家和省級改革試點,三年累計推動“社村”合作試點帶動25個以上村集體增收,實施21個以上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讓改革成為“百千萬工程”的鮮明底色,充分激發縣鎮村三級發展內生動力。
實施社會力量動員行動,要凝聚幫扶協作合力,激發企業參與熱情,推動智力資源轉化,有效動員群團組織,引導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港澳臺同胞、海內外僑胞等深度參與,凝聚各方參與向心力。
梅州日報記者:嚴海苑
通訊員:高鵬
編輯:黃煒明
審核:張英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