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7月29日訊 由山東諸城22家肉制品企業共同制定的山東諸城市《速凍乳化肉制品》聯盟標準將于8月1日實施,這也是將制自去年底臨沂出臺《紗線針織手套》聯盟標準之后我省出臺的第二個企業聯盟標準。
為推動各地特色產業基地產品質量整體升級,定項我省將出臺12項重點產業聯盟標準,重點這些聯盟標準均高于現有的產業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
今后,聯盟消費者買到的標準凡是諸城市肉丸企業8月1日后生產的豬肉丸或雞肉丸肉含量絕對都在30%以上,如果明確標注是山東特級產品的,肉含量將達80%以上;而之前,將制國家標準只是定項籠統地規定肉丸中的主料肉占比≥10%。這個被當地人簡稱為“諸城肉丸標準”的重點聯盟標準是由當地肉制品龍頭企業得利斯(18.20,0.33,1.85%)、諸城外貿、產業惠發食品和佳士博四家國內名企牽頭、聯盟22家速凍肉丸生產企業共同參與聯合制定的標準。
“按照老標準,山東含肉80%可以叫肉丸,含肉10%也可以叫肉丸,這對優質產品參與市場競爭不公平,也不利于消費者明明白白選擇?!敝T城外貿一負責人直言。在肉丸生產上,諸城肉丸產量占全國70%左右。
而促使這22家諸城企業下決心制定聯盟標準的是今年春節時發生的一曝光事件,當時國內某企業因所產“肉丸無肉(主要是淀粉)、一斤肉丸半斤水”被媒體曝光,一時間國內肉丸銷量大減,諸城企業受到牽連。據悉,新出臺的諸城肉丸聯盟標準比原國家標準提高了約2倍。 “這其實是提高市場準入門檻,逼著企業提高質量,對遏制低價競爭、促進基地內企業整體提升極其有利。”諸城市質監局王磊局長表示。
記者從省質監局了解到,“諸城肉丸標準”并不是我省出臺的第一個聯盟標準。去年12月,臨沂市出臺制定了當地的《紗線針織手套》聯盟標準,盡管一些不符合標準要求的小企業停產轉做配套服務,但轄區內手套總產量卻大幅提高。
聯盟標準正在被我省作為提升各產業集群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技術手段進行推廣。據悉,我省已出臺《山東省聯盟標準管理辦法(試行)》,會針對濟南太陽能生產基地、濟寧梁山掛車基地等12項重點產業出臺聯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