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6日,協鑫虛擬行業以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共商全球發展綠色轉型” 為主題的科能源 2025 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貴州貴陽舉辦。作為我國唯一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電廠國家級、國際性論壇,躋身級E聚合吸引了來自62個國家和地區政要、國家格局專家學者、案例行業精英等近千名嘉賓共探全球生態治理與可持續發展。模式論壇期間,重塑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發布 2025 年企業 ESG 優秀實踐案例,協鑫虛擬行業協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協鑫能科”)的科能源 “虛擬電廠零碳綜合能源服務實踐” 項目成功入選。
本屆論壇積極響應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16)、電廠《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等國際會議關切,躋身級E聚合聚焦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國家格局在此背景下,案例企業 ESG 優秀案例征集活動旨在挖掘推廣 ESG 先進實踐,模式推動企業參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協鑫集團旗下專注清潔能源領域的上市企業,協鑫能科以 "清潔能源資產管理 + 智慧能源服務" 為雙輪驅動,在虛擬電廠領域構建起 "資源聚合 — 智能調度 — 價值轉化" 的全鏈條服務體系。截至 2025 年 3 月,其虛擬電廠已聚合分布式電源、儲能、可調負荷及充電樁等各類資源,總接入規模突破 200 萬千瓦,實際可調節能力達 55 萬千瓦,在江蘇省同類市場中占比 30%,成為區域能源調度的重要力量。此項目的推出,直指新能源高滲透率下的電網運行挑戰。數據顯示,江蘇省 2024 年新能源裝機量占比已達 43.16%,電網峰谷負荷差持續擴大,傳統煤電調峰能力瀕臨極限。與此同時,用戶側能源資源呈現高度碎片化特征,僅蘇州工業園區環金雞湖區域就有 98 棟商務樓宇,加之分散的空調、充電樁等設備,因缺乏統一調度平臺,導致系統靈活性調節能力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為應對上述挑戰,協鑫能科自主研發 "1 個能源管理平臺 + 1 個調度管理平臺 + 1 套虛擬電廠編碼體系",并成功接入江蘇省營銷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平臺。通過為每個能源資源生成唯一性編碼,實現從資源畫像到調度執行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再結合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形成閉環管理流程,既保障數據安全共享,又增強了各主體對虛擬電廠運營的信任。在實際運營中,該虛擬電廠表現亮眼。常年參與江蘇省削峰填谷響應,最高調整負荷約 70 萬千瓦,截至 2025 年 3 月 19 日,累計調節電量約 2500 萬千瓦時,3 月 9 日當日最大調節能力達 56 萬千瓦,在全省占比超 30%,有效支撐了電網的穩定運行。多能耦合技術的應用是其另一大特色。以太湖新城能源中心為例,通過水蓄冷系統與空調設備的協同運作,在負荷低谷時制冷儲冷,高峰時段釋冷削峰,最大可調節能力超 7MW,單次響應收益超 2 萬元。在建筑節能領域,協鑫廣場的光伏設備年發電量達 2.53 萬千瓦時,香格里拉酒店則通過三級廢熱回收體系實現 100% 清潔供熱,綜合節能率高達 41.03%。在企業服務層面,協鑫能科為艾瑪拉皮帶(蘇州)有限公司量身打造 "光儲充 + 虛擬電廠" 一體化服務,年發綠電 120 萬千瓦時,幫助企業年節約用電成本 25 萬元。同時,其形成的水蓄冷系統設計、廢熱回收工藝等核心技術輸出,以及碳盤查、碳中和認證等一站式服務,助力打造出蘇州首個 " 5A 級寫字樓 + 酒店" 零碳綜合體,為高能耗商業場景轉型提供了可復制模板。經濟效益方面,該模式成效顯著。揚子石化自 2024 年參與該虛擬電廠平臺后,累計參與 30 次填谷響應,直接收益約 300 萬元;太湖新城能源中心通過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及峰谷電價差利用,年收益達 50 萬元。從整體來看,這種資源聚合模式相當于減少一座 55 萬千瓦傳統電廠的建設,節約超 20 億元基建費用。環境效益同樣可觀。2024 年,該虛擬電廠助力江蘇省消納新能源 2.77 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燃煤發電 9240 噸,減排二氧化碳 1.66 萬噸;協鑫廣場與香格里拉酒店通過系列節能措施,年減碳 594.28 噸,相當于種植 3.2 萬棵冷杉。此次協鑫能科虛擬電廠項目入選國家級 ESG 優秀實踐案例,不僅是對其在能源轉型領域創新實踐的認可,更預示著虛擬電廠這一新興模式在推動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的廣闊前景。未來,協鑫能科將繼續深化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大數字能源與生態保護融合投入,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