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暴跌,油價因國內油價下調尚未滿足條件。漲快止定制在國內油價下調備受關注之際,跌慢的原昨日,價機中石化召開與社會監督員的問題座談會,探討了油價等熱點問題。油價因對于公眾感受到的漲快止定制油價“漲快跌慢”問題,中石化方面表示,跌慢的原這主要是價機定價機制方面的問題。
連日來,問題國際油價持續暴跌、油價因國內成品油批發價也狂跌、漲快止定制香港油價五個月來四次調價,跌慢的原在這樣的價機環境下,我們國內的問題油價卻仍“巋然不動”,人們的質疑聲也因此接連不斷。面對公眾的質疑,發改委卻拿出了內地成品油定價機制來解釋根據內地成品油定價機制,現在我們還不符合下調油價的條件!顯然,發改委的這一解釋把責任推到了定價機制身上,卻沒有承認成品油定價機制存在問題。
今天,中石化方面終于表態,油價“漲快跌慢”主要是定價機制方面的問題。中石化的表態和發改委的解釋相比,顯然是一大進步,中石化至少向公眾承認了當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有問題。但筆者認為,國內油價“漲快跌慢”的原因不止是成品油定價機制問題。
國內油價“漲快跌慢”,還與我國石油市場的壟斷局面有很大關系。正如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副會長齊放所說,由于我國大部分石油資源仍在兩大集團手中,因此在國際油價暴跌時,兩大集團可以有效地左右發改委推遲或者不進行成品油調價。壟斷局面必然導致內地汽油市場缺乏競爭機制。
目前,國內各大城市的加油站絕大多數都是中石油、中石化的。他們利用壟斷地位長期占有壟斷利潤,所以,下調與否還是由他們說了算。中國能源網信息總監韓曉平分析說,民營加油站對市場極度敏感,批發價下調后,為了搶市場它們會紛紛下調零售價以吸引消費者,搶占市場空間。而主營加油站處于壟斷地位,它們有自己的目的、自己的利益,所以他們并不會采取降價。我們內地市場缺乏競爭,油價就未必能反映真實成本,所以我們要推進市場化改革,讓更多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甚至外資企業都能夠進入這個市場。
其次,國內油價“漲快跌慢”,還與發改委有一定的關系。記得前幾年,在國內還沒有現行定價機制的時候,發改委一漲價就說是要與國際接軌,而在國際金融危機,國際油價從最高每桶147美元跌到40美元一桶的時候,國內的油價卻沒有和國際接軌。如今,這個定價機制有問題,發改委難道不該反思嗎?在當初制定定價機制的時候,征求過民眾的意見嗎?為什么不借鑒一下香港的定價機制?
記者昨日從國內多家大宗商品資訊機構了解到,目前三地原油變化率已經接近于0,如果國際油價持續保持下跌的態勢,預計8月25日國內成品油價格可能迎來下調窗口。但這只是可能,如果這幾天國際油價再來一個反彈,公眾期待已久的降價顯然又會“泡湯”。所以,改革現行的定價機制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