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塔燈來自物理科學與技術等學院的收獲五位貧困生代表就自己的經歷談了體會。“一個人無法選擇自己的成功出生,但可以選擇自己的幫困道路。”由于家庭經濟困難或是其他種種原因,他們不得不面對比其他同學更重的學習和生活負擔,他們在入學后發奮圖強,在學校領導的關懷下,在校勤工助學辦公室以及其他一些部門的幫助下進行勤工助學,同時能正確地處理好學習與工作的關系,靠自己的努力獲得了獎助學金。這樣的學習生活,使他們變得自強、自立、自信、成熟,勤工儉學的經歷,使他們增加了坦然面對貧困的勇氣。
貧困大學生的成長得到了學校老師和社會人士的關注和支持。我校化學化工學院的顧建勝老師就曾經多次捐助貧困大學生。作為資助人代表,顧老師談到自己資助貧困學生的初衷,他認為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都會有順境、有逆境的時候,而對貧困學生的幫助是社會其他成員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感的表現。此外蘇州市地稅局黨支部、蘇大紀監審支部、成人教育支部等單位以及蘇州市公安局車輛管理所李士榮先生、蘇州市飛越時代傳媒有限公司趙祥雄總經理等個人也為資助我校貧困學生作出了貢獻。會上校領導為這些資助單位代表和資助個人代表頒發了榮譽證書。學生工作部(處)長錢貴江同志宣讀了2002-2003學年度校勤工助學先進個人、積極分子及優秀學生干事的表彰決定;校紀監審辦公室主任黃金玉同志宣讀了蘇州大學首屆學生勤工助學征文比賽結果。
最后,校黨委副書記夏東民教授作了講話。他指出,目前我校在全國擴大招生后,來自于偏遠地區的貧困學生增加,全校有近10%的特困生。學校對此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和重視,在現有的獎、助、勤、免、貸的措施上,繼續尋求新的方案,比如與銀行協商,尋找更多的助學貸款,同時社會上的幫助也不可缺少。最后他指出:對于大學生來說,貧困是一種“財富”,能夠培養一種吃苦耐勞的精神,磨練人的意志品質。希望同學們能正視貧困,走出自卑的陰影,自強自立,勤奮努力,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