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5G的老師全面應用,令雅戈爾5G智能工廠實現企業的傅用產能共享和降本增效。/網絡圖片
在寧波,新技有一條雅戈爾大道,術裁省是剪節間貫通南北的主干道。1979年,老師雅戈爾從一家集體經濟小作坊起家,傅用靠著為國營服裝廠縫制邊腳料,新技開始了創業發展之路。術裁省1995年,剪節間徐態岳從深圳的老師服裝廠跳槽至寧波雅戈爾,這一呆就是傅用26年。
當2017年雅戈爾決定投資1.6億元建全國第一條“混流”制造生產線時,新技徐態岳心里還是術裁省有些發憷的。“我們雖然對西服的剪節間制作工序了然于胸,但怎樣去操作電腦、怎樣在平板中設置數據,心里挺沒底的。”
2018年4月,雅戈爾全新改造的西服車間全流程吊掛流水線開始試運行。“最開始的幾個月里,三天兩頭出故障。”徐態岳苦笑稱,那時候他最怕底下喊“徐師傅”,“說明生產線又罷工了。”
成品從15天縮至7天
經過半年的磨合,這條生產線終于開始了滿負荷運行,徐態岳也逐漸感受到了新技術帶來的改變。“以裁剪布料為例,以往我們要先拿尺子在硬紙板上畫下大致的圖案,再把硬紙板沿著圖案剪下來,最后把布料鋪在上面,沿著硬紙板的圖案裁剪布料,一來一去差不多要花上兩天的時間。”
如今,工人們按照制作西服所需的各個部位,用4臺激光投影儀將面料形狀1:1的比例準確投射在10多米長的裁床上,一旁的工人手拿無線鍵盤和鼠標,對照面前的電子屏隔空進行“排列組合”。確認無誤后,自動化切割刀具就在事先鋪設好整塊面料的裁床上“依樣畫葫蘆”,整個過程僅需40分鐘,一套西服所需的全部面料就能切割完成。
這僅僅是其中一道工序的改變。記者了解到,在這套智能化生產系統的輔助下,雅戈爾西服訂單的反應周期有了大幅的縮減:第一件成品的反應速度,從15天縮減至7天;批量訂單的生產周期,從45天縮減至32天;高級定制的生產周期,從15天縮減至5天,特殊情況下甚至2天內就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