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戶,重慶造跨就能“海淘”全球商品;把產品信息放在網上,擬打就能迎來全球買家。境電今后,商平升級這兩件事通過一個平臺就能同時實現。臺培頭企昨日,育龍業促記者從市外經貿委獲悉,重慶造跨在8月重慶成為全國首批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城市后,擬打重慶自己的境電“跨境通”電子商務平臺正在緊密籌劃中。業內人士認為,商平升級跨境電子商務或將繼汽摩、臺培頭企筆電之后,育龍業促成為重慶經濟又一增長點。重慶造跨
打造跨境平臺質量價格有保障
10月7日,擬打全國第一家跨境貿易電子交易平臺—“跨境通”電子商務平臺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完成功能測試。境電不久之后,重慶也即將擁有自己的“跨境通”電子商務平臺。“我們正與重慶海關、重慶口岸等有關部門聯手,在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內規劃建設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園區,‘跨境通’電子商務平臺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昨日,市外經貿委副主任何為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通過“跨境通”平臺,海淘將更加方便,“因為在這個平臺上,合作商戶都經過海關備案,消費者可避免買到假貨的風險,全程電子化管理也可實現商品追溯,讓消費者獲得服務保障。”
同時,平臺上每件產品,都會標明商品本身的價格、進口關稅和物流費用,使消費者對自己的支付價格組成一目了然,避免商家在價格上“打悶包”,消費者還能獲取相應繳稅憑證,購物渠道更規范透明,價格比境內實體店更實惠。
培育龍頭電商促重慶工業升級
除了試水“跨境通”,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園區還計劃引進或培育2~3家全球領先的在線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并在2015年實現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交易量日均5000單的規模。何為表示,除扶持我市一些小型電子商務企業做大外,目前市外經貿委已瞄準國內一家大型電商企業,這家企業約10%的業務是汽車零部件和小型通機產品,非常符合重慶的產業結構。
“盡管電商平臺通過網絡展示虛擬產品,不受地域限制,但我們也希望通過發展電子商務,促進重慶工業的轉型升級。”何為表示,屆時,重慶龐大的汽摩、裝備制造、筆電配套大軍,都可以把產品放在電子商務平臺上展銷。此外,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園區還會引進倉儲、物流企業,以便買家下單后,直接將“重慶造”產品快速門對門地送到客戶手中。
落地跨境支付結算收入留本地
而在跨境電子商務貿易中,無論是買還是賣,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交易,都需要用到跨境支付功能。國慶前夕,重慶易極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為全國首批、中西部唯一一家拿到第三方機構跨境支付牌照的企業。
“這是一塊含金量很高的牌照。”何為稱,跨境支付解決了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的收結匯問題,國內跨境電子商務賣家可以通過易極付直接收到國外買家的外幣貨款,而且對于進一步集聚貨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做大重慶跨境貿易和金融結算規模具有推動作用。
“我們將在合同中規定,落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園區的企業將結算中心放在重慶,如此一來,把結算收入留在本地,可為地方創造更多的GDP和稅收。”何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