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峰 通訊員 陳清虎 張瑋
近日,保康隨著一筆300萬元的納稅納稅信用貸款到賬,保康縣海子商貿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朝海懸著的信用心放了下來。“我們正用好資金,貸破抓緊裝修店面。解融今后要更加珍惜納稅信用A級這個‘金’招牌!資難”他說。保康
海子公司成立于2010年,納稅起初以經銷摩托車為主,信用今年5月瞄準私家車市場,貸破轉投汽車經銷生意。解融可相比于摩托車銷售,資難汽車銷售對資金量要求更高——尋找新店面,保康擴大面積,納稅重新裝修;汽車交易資金回籠慢,信用周轉壓力大;培訓員工、拓展市場、參加車展……方方面面都要資金投入,李朝海的新店面“卡了殼”。
一籌莫展之際,海子公司財務負責人建議:咱們公司多年來一直是A級納稅信用,要不咨詢一下“納稅信用貸”?
什么是“納稅信用貸”?近年來,保康縣稅務局緊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與7家地方金融機構簽訂“銀稅互動”合作協議,助力中小企業發展。
接到海子公司的咨詢電話后,保康縣稅務局聯合建設銀行工作人員主動登門,經稅務系統核查和銀行系統判別后,建設銀行向海子公司發放一筆300萬元的“納稅信用貸款”,一解燃眉之急。
據統計,2023年以來,保康縣已有22家中小企業獲得“納稅信用貸款”3400余萬元。保康縣稅務局局長王立飛表示,“納稅信用貸”讓納稅人享受到了良好的納稅信用等級帶來的實實在在好處,幫企業活血輸血,幫銀行擴大市場占有,幫稅務系統涵養培育稅源,實現三方共贏。“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力度落實各項稅惠政策、扶持發展措施,全力支持各類市場主體穩定經營、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