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容量熱濫據央視新聞報道,虛標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9個省(市)107家企業生產的用國108批次移動電源產品監督抽查時發現,有27批次產品不合格,家監檢充其不合格率高達25%。督抽電寶
通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公布的不合情況通報顯示,本次被抽檢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地區,格率高達共有94批次抽檢產品產地來自廣東省,容量熱濫占總抽檢批次的87%。其中,這94批次產品,共有26批次檢出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高達27.7%。
本次抽檢主要圍繞轉換效率、發熱、有效輸出容量以及過充電、熱濫用等16個項目展開檢驗,不合格項目主要集中在有效輸出容量、轉換效率、無線電騷擾、過充電、熱濫用這5個項目。
其中過充電和熱濫用這兩項為安全檢測項目,也是消費者在使用充電寶過程中經常遇到并且忽視的問題,這兩項檢測不合格,意味著充電寶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存在過熱、起火、爆炸等嚴重的安全隱患。
深圳8家企業充電寶過充檢測不合格
過充電是指電池充電時,電池的充電工作電壓高于電池的設定電壓。通常情況下,電池過充電是由于充電時間過長未能及時斷電,或充電器輸出功率與受電設備電流參數不匹配所導致的。
對于充電寶此類大容量設備而言,一兩個小時的充電時長,根本無法滿足充電寶的補能需求,大多數消費者通常會為充電寶充上一整晚,甚至更長的時間,因此就很容易出現電池過充電的現象。

再加上,現在市面上所銷售的充電寶,大多數都不附贈電源適配器,因此消費者在為充電寶充電時,多數會選用其他設備的充電器為其充電,這就很有可能因為供電端與受電端的電流參數不匹配,而導致電池的過充電。
一般情況下,輕微過充電并不會對電池產生太大影響,只會引起容量的衰減。如果電池長時間處于過充電狀態,就會導致電池正極活性物質結構發生不可逆的變化,進而引起正極結構的坍塌,釋放出大量的熱和氧氣,使得電池存在鼓包、著火、爆炸等風險。
據了解,此次國家市場監督總局是對充電寶電池單獨進行過充檢測,而非充電寶整機,這一測試主要是為了能夠在電源保護系統失效的情況下,保證充電寶不會熱失控而引發火災、爆炸,危害消費者生命安全。
為避免在電源保護系統失效的情況下,發生電池熱失控事件,在生產電池的過程中,通常會通過材料改性,在電解液中添加抗過充添加劑,使用電壓敏感膜或者在方形鋁殼電池中使用OSD、CID設計等方式,提高電池的抗過充能力。

在本次抽檢中,共有8家企業產品在過充電檢測項目中被檢出不合格,并且這8家均為深圳企業。其中,在電商平臺專做數碼配件的摩米士科技也有上榜。
9家企業被檢出熱濫用
本次抽檢,被檢出不合格率最高的項目為熱濫用,熱濫用主要考驗的是充電寶電池的熱承受能力。例如夏天戶外炎熱的車內環境,如果電池的熱承受能力太差,長期處于車內的高溫環境中,極易引發著火、爆炸。
同時,鋰電池具有爆燃的特性,爆燃時前期征兆不明顯,從冒煙到突然爆炸只有短短的幾秒,很難做到預防。并且鋰電池燃燒時溫度可以達到500-800度,如果周圍有易燃物品極易導致次生災害的發生。

據報道,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分別對15批次產品拆解,取出電池組,將其放入130℃的試驗箱中進行30分鐘的熱濫用檢測。檢測過程中,共有9批次產品出現不同程度的鼓包、著火、爆炸等問題。并且在檢測過程中,爆炸瞬間所產生的氣流,能夠將試驗箱外圍的通風裝置直接炸開。由此可以看出,使用不合格的充電寶,對我們的生命安全還是存在著較大危害的。

在熱濫用測試中,電池出現異常的9批次產品均被認定為不合格,不合格產品標稱的生產企業分別為深圳市信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深圳市嘉士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時賽萊科技有限公司、摩米士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
缺斤短兩、容量虛標
充電寶容量虛標是一個長期以來困擾著消費者的問題,極大地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在本次國家抽檢中,也發現了不少電池容量虛標或標注信息不清楚的質量問題。
通過抽檢發現,虛標最嚴重的充電寶標注的額定容量為4000毫安時,而在實際輸出測量中只有2160毫安時,是標稱容量的54%。
另外,有的廠商因為生產技術水平有限,導致充電寶向手機充電過程的電能轉換效率較低,為了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通常在產品包裝上只標注充電寶內部電芯的容量,而不是充電寶的額定容量。
要知道,額定容量與充電寶電芯容量是不同的兩個概念,額定容量是充電寶實際可輸出容量,它受轉換效率和自身耗電等因素影響,所以額定容量通常會比電芯容量低。
以3.7V 10000毫安時電芯為例,當充電寶輸出電壓為5V時:
充電寶額定容量=電芯容量*電芯電壓/5V
=10000mAh*3.7V/5V=7400mAh
由此可見,充電寶額定容量與電芯容量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如果轉換效率較低,這一差距還會進一步拉大。
但是對于很多消費者而言,額定容量不等于電芯容量,并不是人盡皆知的知識點,充電寶廠商在包裝外殼上標注電芯容量,極易誤導消費者認為這就是充電寶的額定容量。因此,就有不少廠商利用這一信息差,打起了擦邊球。

經核實,在本次抽檢中,共有9批次充電寶因常溫輸出效率問題被判定為不合格產品,其中包含迪輔樂生物(上海)有限公司、深圳深泰能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優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
結語
從本次抽檢通報結果來看,不合格項目主要集中在安全考核的幾個方面,并且筆者通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檢索發現,近三年的充電寶抽檢不合格率常年處于20%左右。究其原因,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國沒有明確的充電寶生產規范和檢測標準對生產商進行制約,進而導致了眾多小廠商使用不安全的原材料以次充好在市面上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