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遠都月是記住今天第十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今天,那段本報記者跟隨梅州市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協會走訪慰問我市部分健在的歷史抗戰老兵,聽他們講述波瀾壯闊的聽梅崢嶸歲月、分享今天幸福生活的州抗戰老日常點滴。
時年100歲的兵講抗戰老兵潘金勝講述波瀾壯闊的崢嶸歲月,分享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述崢
“我們永遠都要記住那段歷史。嶸歲”這是遠都月記者在和百歲抗戰老兵潘金勝的交談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時年100歲的記住今天潘金勝,是那段梅縣區南口鎮人,于1942年8月參軍入伍,歷史曾參加第三次粵北會戰。聽梅“44年冬的州抗戰老時候,日軍攻打韶關,我們負責保護長官部,與日軍激戰兩天兩夜。”回憶起當年,老人慢慢陷入了沉默,他說,離開部隊后他回到了家鄉,而當年同村同宗10人參軍,只有他回來了。
面對梅州市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協會的關心和幫助,老人倍感欣慰,“他們不僅給予了我們精神上的安慰,更在物質生活上給予了我們幫助,我非常感謝他們。” 潘金勝表示,因為協會的關注讓抗戰老兵這一群體再次走進了大眾的視野,這些年來,不少來自各地的志愿者、愛心組織都對他們給予了一定的關心和幫助。如今的潘金勝身體健朗,每天上午都會去公園散步鍛煉,和老友聊天,感受國家日新月異的幸福生活。
“義輝伯!”今年96歲的抗戰老兵李義輝正在樓梯間等待梅州市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協會的到來,看到協會副會長江宏章,他迫不及待地給予了擁抱。“快進來!快進來!” 李義輝笑聲爽朗、生活安逸,96歲的他已是目前梅州健在的抗戰老兵中最年輕的一位。
梅州市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協會探望梅州抗戰老兵李義輝。(黃鈺然 攝)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是當時號召從軍報國的口號,這是1944年,我17歲,還在梅州中學讀高二,在聽到號召后,我立即響應加入。” 李義輝說,入伍后他跟隨部隊在福建武平集訓,半年多后,日本投降,國家宣布抗戰勝利,他便復員繼續讀書,并考入南京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就讀。李義輝還曾回到家鄉,在梅縣區松江中學、梅縣區隆文中學、大埔中學等地任教,于1988年在梅縣退休。“現在的年輕人一定要去了解這段抗戰歷史,珍惜現在幸福的生活。”老人說。
“每一位老兵都是一本行走的歷史教科書。我們希望這段歷史能被更多人所了解,傳承老兵們舍身報國的愛國情懷。” 梅州市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協會副會長江宏章介紹,今年也是協會成立的第10個年頭,2014年,作為全國第一個以關愛抗戰老兵為主題的志愿者協會,10年來,協會深入開展各項關愛抗戰老兵的活動,受到全國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為保障部分困難抗戰老兵的生活,協會成立以來,還聯合廣東省雁洋公益基金會一起,每月為困難抗戰老兵發放1100元的致敬金;在每年的三大節日(春節、端午、中秋)來臨之際,組織志愿者帶上節日慰問金、節日禮品上門為抗戰老兵送上節日的祝福。至2023年10月,協會累計發放致敬金、慰問金及紀念抗戰勝利活動等費用合計近1267萬元。
據悉,自2010年以來,梅州共發現抗戰老兵400多位,現仍健在的幸存老兵28位。“社會各界的支持,給了我們無窮的動力,我們將一如既往,在關愛抗戰老兵的道路上繼續前行。”江宏章堅定道。
文/梅州日報記者:黃鈺然
圖/梅州日報記者:吳騰江
編輯:黃煒明
審核:張英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