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福州訊(陳瓊英 記者張文章)店內食品單價遠低于起送價,制止即便是餐飲玉米排骨燉湯、蝦仁海鮮炒米粉等主要餐品銷售單價均未超過30元,浪費但商家外賣起送價卻要68元起。制止10月12日,餐飲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東山海鮮江頭總店因外賣起送價設定不合理,浪費未引導消費者按需點餐,制止被廈門市湖里區市場監管局責令整改。餐飲
近日,浪費湖里區市場監管局轄區內多家經營外賣的制止商家進行檢查發現,因起送價設置原因,餐飲消費者點外賣不得不湊單。浪費想喝一杯咖啡25元,制止商家起送價是餐飲30元,為了湊夠外賣起送價可能要多點一杯,浪費因為菜單里找不到合適的湊單商品,咖啡單品價格基本都在20元以上。點一碗面15元,商家起送價是20元,為了湊單思來想去加了一份菜單里最便宜的8元餃子,然而因超出正常飯量,最后吃不完只能倒掉。本來只想單純點個外賣,沒想到最后卻讓人犯了難。這些多是很多消費者點外賣時都曾遇到過的尷尬場景,而超量下單不僅加重了腸胃消化負擔,也增加了消費者錢包的支出負擔,“湊單”行為無異于“雙重浪費”。
執法人員依法向外賣商家開出《責令整改通知書》。資料圖片
執法人員在東山海鮮江頭總店檢查發現,該店在網絡外賣平臺上設置的起送價為68元,而該店部分食品單價遠低于起送價。對此,執法人員根據《反食品浪費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向商家開出《責令整改通知書》。在瀘溪河桃酥SM廣場店檢查發現,外賣平臺顯示該店起送價為35元起,但店內的糕點單品售價多為十幾元、二十幾元,起送價高于多數商品單價??紤]到糕點只能短期存放,執法人員對該商家進行勸導,調整起送價。對此,商家當即將起送價調至20元起送,與店內單品售價比較相近了。
執法人員勸導商家調整起送價,避免浪費。資料圖片
“為什么不可以設置過高外賣起送價?”在隨后檢查的幾家餐飲店內,執法人員對商家進行了解釋,《反食品浪費法》要求餐飲服務經營者引導消費者按需適量點餐,店鋪如果設定“起送價”高于部分食品單價,使消費者不能按需購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費者選擇權,過量購買也造成了食品浪費,與目前反對餐飲浪費的形勢和要求背道而馳。
據悉,今年6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商務部聯合印發了《關于發揮網絡餐飲平臺引領帶動作用有效防范外賣食品浪費的指導意見》,指出網絡餐飲平臺要科學設置起送價格、滿減促銷規則,探索根據商戶經營規模、餐品檔次、訂餐距離的不同,引導平臺內商戶合理設置餐品起送價格。優化滿減湊單機制,不將主食納入滿減優惠展示范圍,最大限度避免食品浪費。
據悉,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湖里區市場監管局嚴格執行《反食品浪費法》,線上線下協同發力,以“執法+普法”的模式,在加大執法力度的基礎上,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飲食消費觀,發放反餐飲浪費宣傳標識3000余份,印制“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小桌牌1000余份,成立商圈反餐飲浪費聯盟,聘請6名文明用餐宣傳員,開展反餐飲浪費百人健步行等活動;指導學校食堂、餐飲單位積極踐行“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經營理念,并針對外賣平臺“起送價”問題開展持續整治,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餐飲浪費行為。
湖里區市場監理局執法人員表示,在考量餐品、服務價格、經營成本等綜合因素的基礎上,將對設置明顯過高的外賣起送價的餐飲店進行約談和限價,在滿足商家正常盈利、維護消費者權益以及反食品浪費等各方需求和利益上尋找到合理的“交叉點”。市場監管部門呼吁,逐漸降低起送價,使其與店內產品單價相匹配,推廣“單點可送”,給予消費者更大的選擇權,共同營造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社會風尚,推動外賣行業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呂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