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我院PET-CT科在綜合樓負一樓舉辦了題為《PET-CT分子影像臨床應用與研究進展》學術會議,特邀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院放射系副教授、諾瑞斯癌癥中心研究員陳凱博士以及GE分子影像首席科學家徐家驊博士做了專題報告。蘭州大學副校長、我院院長李玉民,相關科室負責人及全省核醫學同仁50多人參加了本次學術交流。會議由PET-CT科主任柳江燕主持。
在報告交流中,陳凱教授做了題為《Development of Novel Molecular Imaging probes for Cancer Research》的專題報告,就當前新型分子影像探針在PET-CT顯像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癌癥研究方面起到的有力幫助做了前瞻性分析,彌補了當前部分分子影像探針特異性不強的缺陷,為PET-CT的定性診斷帶來了巨大貢獻。
本次學術會議,為我院PET-CT的發展提供了交流平臺,同時也為PET-CT能夠更好的服務臨床、造福患者發揮了積極作用。
(稿源:PET-CT科 李繼承)
相關鏈接:陳凱博士現任美國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放射系副教授和諾瑞斯癌癥中心研究員。他當前主要從事合理設計、合成和評估新穎的分子影像探針用于多模成像。陳凱博士于2001年在南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放射系從事核醫學博士后研究工作。后于2005年加入美國西門子醫藥集團分子影像中心,擔任研究員,研究組組長,項目經理。他帶領團隊研究開發出數個分子影像探針,并獲得美國FDA的批準進行臨床試驗,2009年加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員NIBIB研究所擔任研究員。陳凱博士已在國際著名雜志上發表六十多篇文章,是十九個國際和美國專利的發明人,他擔任大量美國、歐洲和中國基金委的評審人,及五十多個國際期刊的審稿人和八個國際期刊的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