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信息系統已經成為現代醫院管理的醫療基礎設施和技術支撐,也成為各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業務得以高效運轉的信息“必需品”。
在政策推動下,機構醫療機構正處于“更新換代”的醫療建設時期,也是信息醫療機構管理模式改革的關鍵時期。為了在激烈的機構競爭中保持優勢,建立一個對業務處理和科學管理提供支撐的醫療信息系統勢在必行。信息系統的信息使用幫助醫療機構規范業務流程、實現數據共享利用、機構優化資源配置,醫療使得醫院管理向低成本、信息高效率的機構模式轉變。
01、醫療規范業務流程
醫療業務的信息運轉主要是醫護人員基于機構制定的流程推進,規范業務流程,機構主要是對人員工作職責、流程路徑的設置,機構管理者要為每個節點制定嚴格的工作依據、工作標準、工作權限,這就使得醫生、護士可以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穩步推進醫療業務的運轉,實現對全對象、全過程的醫療管理。
1.設置人員權限
機構管理者可以借助醫院管理系統為不同身份的醫護人員設置不同權限,保證醫護人員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操作系統,實現各環節工作流程的緊密配合,減少因權限不明出現的流程交叉或者錯誤。
2.規范流程路徑
醫療機構以往的流程,大多需要人跟人之間當面溝通、審批、簽字,而信息化系統的使用使得流程線上化,人員扮演著提交流程、監督流程的角色,整個流程實現了全過程全記錄且可追溯,這就使得流程運轉更規范,也減少了醫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貓膩。
02、數據共享利用
在傳統醫療服務過程中,臨床醫囑、檢查檢驗等環節各自孤立,導致了信息孤島。醫護人員在開展醫療業務的時候,經常要重復錄取患者信息,導致信息冗余。而且龐大的患者數據之間無法形成多維度關聯,也不利于管理者對業務的全局把控。一體化醫療信息系統的使用,為醫療機構的信息流通提供了平臺,幫助醫療機構實現數據治理與信息共享。
1.實現數據共享
一體化醫療信息系統的出現,打破了醫療機構內部的數據壁壘,實現了數據的整合、共享、利用。以醫院管理系統為例,系統以電子病歷為核心,覆蓋急診、門診、住院、互聯網醫院、醫技(檢驗、影像、手術、輸液等)等醫療業務,可以實現院內設備資源的互通、數據資源的共享,支持影像及文檔資料的傳輸,可以將有效數據充分利用起來,確保了患者信息的完整度。
2.高效數據利用
在醫療服務過程中,醫療機構積累的所有數據也不會被置之不理。醫院管理系統運營分析工作站的儀表盤功能,可以為醫院管理者呈現分支機構、不同業務部門的經營數據,包括門診、住院、互聯網、財務、物資等多維度的經營數據,并通過可視化圖像將運營情況直觀地呈現在管理者面前。
數據報表功能則分別針對醫療機構各業務模塊,實時生成詳細的統計報表,自動進行醫院各項事務的統計和計算,大幅提高管理數據的準確性和實時性,數據高度共享,縮短決策周期,改變了管理者決策的方式和手段。
03、優化資源配置
優質醫療資源分配不均仍是當前醫療行業存在的問題,醫療信息化的技術革新,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醫療資源差距、削減不同地域診療高峰、填補偏遠地區優質醫療資源不足,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進一步實現了醫療資源的合理利用,實現醫療協同。
1.在線復診
專病慢病患者再也不用專程跑到線下機構復診了,醫生在線診斷、開具處方,然后患者在線下單,藥品就能直接郵寄到家。專病慢病患者復診線上化,也不會占用過多的線下醫療資源,讓更有需求的患者得到及時救治。
2.遠程會診
醫療機構借助遠程會診系統,可以同上下級醫療機構進行病歷分析、病情診斷,患者不需要專程跑到大醫院,通過遠程會診系統,機構之間可以實現醫療業務的高效協同,實現優質醫療資源的共享互補。
醫療信息化能夠高效且周到地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而且還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有利于提升機構的運行效率與服務質量水平。隨著醫療信息化的不斷推進,以及系統的不斷更新,還將進一步豐富機構醫療服務形式,升級機構的運行模式、管理方式,推動整個行業的跨越式發展。
文章來源:尚醫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