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騎手、福建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烈日下工作、被列在風雨中奔波,入第他們的批新職業安全問題備受關注。
記者15日從省人社廳獲悉,業形員職業傷我省被列入全國第二批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態人7月1日起,害保省人社廳等11部門出臺《福建省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障試全面實施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福建覆蓋出行、被列即時配送、入第同城貨運等領域的批新11家平臺企業,包括滴滴、業形員職業傷美團、態人餓了么等。害保平臺企業將按訂單量為騎手、司機等勞動者繳費,實現“每單必保、每人必保”。
根據國家試點部署,出行、即時配送和同城貨運等行業為試點重點行業,我省共11家試點企業納入試點范圍,具體為:出行行業的曹操出行、滴滴出行;即時配送行業的美團、餓了么、達達、閃送、順豐同城;同城貨運行業的貨拉拉、快狗打車、滴滴貨運、滿幫省省。試點期間,在我省運營的上述試點行業的其他平臺企業,可自愿申請參加試點。
記者了解到,與傳統工傷保險不同,職業傷害保障由平臺企業直接繳費,采取按單計費、按月訂單量申報繳費方式,既不以存在勞動關系為前提,也不以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出行行業按每單0.01元執行,即時配送行業按每單0.07元執行,同城貨運行業按每單0.18元執行,每單必保、每人必保。明年起,人社部門會同財政、稅務部門根據收支情況,適時對行業繳費基準額進行調整,綜合考慮職業傷害費使用、事故發生率等因素,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原則,優化繳費政策,完善繳費基準額和基準額浮動機制,確保待遇足額發放。
根據人社部發布的《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辦法(試行)》,新就業形態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確認為職業傷害:(一)在執行平臺訂單任務期間,因履行平臺服務內容受到事故傷害、暴力等意外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二)在指定時間前往指定場所接受平臺企業常規管理要求,或者在執行平臺訂單任務返回日常居所的合理路線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三)在執行平臺訂單任務期間,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四)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五)新就業形態人員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在平臺就業期間舊傷復發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確認為職業傷害的其他情形。
試點范圍內的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如果不幸遭遇事故傷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及時點擊手機APP中的“一鍵報案”,拍攝事故現場照片留作證據,并保存好就醫過程中產生的診療票據,以便更加方便快捷地接受職業傷害保障服務。
接下來,我省將依法依規引入商業保險機構參與職業傷害保障經辦服務,健全人社部門、商業保險機構工作協同機制,推動職業傷害確認、勞動能力鑒定、待遇核定發放等集約為群眾視角的“一件事”辦理,從機制上提高經辦服務效率和服務體驗。(記者 趙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