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慶新聞網報道,便民藥箱生活中誰都難免頭疼腦熱,中國特別是藥店藥機在深夜,除了去醫院掛急診,-安到藥店買藥解燃眉之急是慶自不少市民的選擇。但夜間急需用藥如何購買?記者通過走訪了解到,動售自動售藥機在城區開始陸續投入使用,時提市民夜間買藥有了更多選擇。便民藥箱
藥店通宵售藥不劃算
4月20日,中國記者采訪發現,藥店藥機到了晚上11點,-安沿老城區主干路看到的慶自10多家藥店中僅有2家還在營業。
龍山路附近的動售一家藥店店員告訴記者,以前不少藥店提供24小時售藥服務,時提不過買藥的便民藥箱人少,經常一個晚上也沒生意,而夜班員工月工資至少3000元以上,加上還有水電費等,一些藥店估算后覺得不劃算就取消了該服務。該店員解釋說,現在醫院分布比較平均,都提供24小時診療,這樣很多急診病人可以直接去醫院治療;而且這些年市民的保健意識也比以前增加了,家里都備有常規藥品,夜間來買藥的人很少。
無硬性規定24小時營業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200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布的《藥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規定,開辦藥品零售企業的條件之一,是必須具備滿足當地消費者所需藥品的能力,并能保證24小時供應。但2012年新修定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取消了藥店24小時營業這一規定,也就是說,24小時營業已經不是開辦藥店的必要條件,而由企業自主選擇。由以前強制規定,變成了一種市場經營性行為,主管部門不能干預。
相關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解釋說,當時根據現實情況規定必須保證24小時供應,隨著醫療機構網點的增多,醫院24小時門診更加便利。考慮到經濟、安全等因素,讓所有藥店都24小時營業確實不現實,但在實際中,我們一直鼓勵引導藥房給市民多帶來便利。一些規模比較大、信譽比較好的藥店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選動作。
市民買藥有了更多選擇
不過也有市民表示,眼下老城區藥店扎堆,一家挨著一家,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狀態,而新城區藥店數量遠不如老城區。
對此相關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解釋說,現有藥店網點分布不均衡的情況,是由于藥店布局“市場說了算”,藥店扎堆老城區說明這里有利潤空間,因為藥店選址首要條件是客流量大、人口密集地帶。另外,近兩年城區改造,一定程度上緩和這個情況,這一狀況在未來幾年也會得到大大改善,一些從老城區遷出的藥店開始選擇在新城區規模較大的住宅區附近經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宜城板塊注冊登記的藥店有230多家,全市范圍內就有1000多家。而且24小時自動售藥機已經在我市一些地區投入使用,能保持24小時不間斷供藥,自動售藥機展柜提供治療感冒發燒等常見病的非處方藥,基本能夠滿足市民的日常用藥需求,更好地方便市民購買急需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