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油價已無由于國際油價的年內持續走高,汽柴油價格再度釋放強烈漲價信號。第次多家機構預計,上漲國內9月中旬將開啟汽柴油調價窗口。懸念預計上調幅度會在每噸400元至450元,油價已無折合成升價為93#汽油每升上調0.31至0.35元,年內0#柴油每升上調0.34至0.38元。第次如果此次國家發改委及時上調價格,上漲國內的懸念93#汽油價格或將達到7.6元/升左右,創下歷史新高。油價已無
國際油價也在地緣政治和經濟走向的年內影響下保持上行。中東地區地緣政治風險進一步升溫;美聯儲和歐洲央行或將采取額外刺激政策推動經濟復蘇;甚至颶風季的第次到來也在給全球石油供應帶來壓力,推高油價上漲預期。上漲
再度釋放漲價信號
繼8月10日汽柴油上調價格后,懸念近日油價再度釋放上漲信號。距此前國內油價上調不足兩周,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變化率就再度突破4%,這意味著年內我國第七次成品油價格調整的警鐘敲響。
北京石油交易所分析師于瀟楓據此分析,三地原油均價變化率突破4%的“紅線”后依然繼續上行,可以說,成品油價上調窗口開啟已成定局,懸念僅存在于時間點位上。
卓創資訊也認為,根據數據監測模型,如果近期三地原油均價保持在目前每桶115.8美元的價位,到9月份22個工作日滿足之時,三地原油變化率會漲至9.78%左右。這么一來,上調幅度很可能會擴大。
相關分析師表示,此輪油價參考調價時間為9月10日,預計上調幅度會在每噸400元至450元,折合成升價為 93#汽油每升上調 0.31至0.35元,0#柴油每升上調0.34至0.38元。如果此次國家發改委及時上調價格,國內的93#汽油價格或將達到7.6元/升左右,創下歷史新高。
在濃厚上調預期和部分主營資源吃緊的提振下,近期國內成品油批發價出現持續上漲的走勢,目前國內大部分主營柴油已到零售限價,汽油在批發限價和零售限價之間。
據報道,近日山東地煉漲勢不止。截至8月23日,山東地煉柴油批發均價7843元/噸,而當地柴油批發限價在7945元/噸。不少零售商也開始減少汽油的優惠幅度,油品資源出現了緊縮態勢。
美歐“放水”助漲油價
每一次國內油價波動的信號背后,都是國際油價大勢的起伏,這次也不例外。
業內人士分析,近期推高國際油價的首要原因是中東地區地緣政治風險進一步升溫,市場對供應鏈風險的擔憂加劇。同時,北海地區英國油企檢修也導致北海原油產量下滑,美國步入消費旺季,令原油庫存逐漸下滑,原油供需天平自此由上半年的供應過剩逐漸傾向于供應不足。
更為加重油價上漲預期的是美聯儲和歐洲央行或將采取額外刺激政策推動經濟復蘇,從而提振原油需求,風險偏好情緒就此走強。
據報道,美聯儲8月22日公布的最新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除非經濟出現相當大幅度的改善,否則美聯儲可能很快推出新一輪貨幣刺激政策。還暗示了進一步寬松政策可能會促使更多的投資者賣出美元而買入像原油之類的硬資產,原油市場因此備受激勵。
甚至就連天氣也在影響油價漲跌。颶風季的到來正在給全球石油供應帶來壓力。目前處于大西洋傳統的颶風季節,由于墨西哥灣的石油鉆井平臺和煉油廠較為密集,且位于海運要道,一旦颶風來襲,將會對石油的生產運輸造成極大破壞。
美國石油協會(API)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17日的最新一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600萬桶,降幅遠超預期地減少40萬桶。這也令油價繼續獲得支撐。評論人士認為,美國原油庫存供油減少幅度超過預期,就是在激勵油價上漲。
上行有限重回震蕩
國際油價大漲影響的不僅僅是國內的成品油價格,還有“三桶油”的利潤。 8月26日晚,“三桶油”的最后一家最大的煉油巨頭中石化公布業績,受原油價格和成品油調控影響,上半年,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236.97億元,下降41.1%,利潤下降最嚴重。中石油凈利潤則同比減少6%,中海油減少19%。
油價上漲的趨勢并不會在短期內結束。分析人士認為,中東多國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解決歐債危機的新進展以及美聯儲在9月中旬推出QE3的可能性,都是短期內油價上漲的有利因素,長期來看,原油庫存的下滑也將對市場形成支撐。這些都決定了未來一段時期油價大幅回落的可能性很小,下半年國際油價在目前的水平上波動或進一步反彈是大概率事件。
雖然業內普遍認為油價上漲已成定局,卻不看好價格反彈的動能。
卓創分析師劉鋒對媒體表示,下半年大宗商品價格相對上半年來說肯定要呈反彈趨勢,特別是今年油價波動頻繁,“三連跌”后進入上漲期,預期會出現“兩連漲”,但從全球經濟形勢看,國際油價缺乏支撐大幅上漲的理由。
除非地緣政治緊張或全球經濟下滑的問題得以解決,否則油價將陷入“拔河式”的持續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