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你們這么快替我們解決了糾紛,探索再也不用為這件事煩心了!消費”近日,糾紛金牌在田家庵區龍湖市場監管所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室,多元打造調解當事人童先生在調解協議書上簽下了“同意”。化解今年10月,用心童先生花費200余元購買了電動車電瓶,探索僅一星期未充電,消費使用時發現電瓶出現虧電現象,糾紛金牌其多次前往購買的多元打造調解店鋪反映,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化解來到人民調解工作室,用心童先生說明事情來龍去脈后,探索調解員多次到現場了解情況,消費和商家反復溝通、糾紛金牌耐心細致做工作,最終雙方在調解協議書上簽字,糾紛順利解決。
今年下半年,市市場監管局、市消保委積極創新市場監管社會共治模式,整合優化社會資源,創新化解消費糾紛的新途徑、新機制,高標準打造統一的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室,形成了接待受理、調處化解、依法辦理的“一站式多元化解模式”,有效化解了各類消費糾紛。今年9月份,各調解室正式運行以來,成功調處消費糾紛4462件,調解成功率達98.6%。
“群眾有糾紛如果不及時化解很容易升級,我們通過完善調解室建設,實現一站式解決問題,真正讓群眾少跑腿。”市市場監管局12315投訴舉報處置中心負責人說,根據工作需要,在條件成熟的市場監管所設立調解室,著力實現“六個一”,即消費糾紛調解有一個專門人民調解機構、有一支專業化處置隊伍、有一個良好辦公環境、有一套完善運行機制、有一批典型維權案例、有一套完整處置程序。調解室實行“一站式”化解群眾消費糾紛的工作模式,對消費糾紛做到統一受理、分流處理、限期辦理,落實登記、交辦、督辦、回訪等各個環節工作,保證群眾的消費糾紛“一站式”解決。
目前,我市已在各縣區設置12個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室,通過返聘懂法律法規、業務能力強的退休老黨員,聘任懂溝通技巧、知識結構全面的年輕人,調集市場監管所臨近退休、擅長調處糾紛的監管人員以及消保委、12315工作人員,打造一支“專職+專業”的人民調解隊伍,分別安排在各調解室,明確各自崗位職責,為化解消費糾紛提供人員保障。
謝家集區居民王女士為兩個孩子在某游泳館報了個游泳班,共計繳費1600元。孩子在試課后,出現身體不適,王女士便聯系商家退費,但一直無果。萬般無奈,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王女士來到位于謝家集區市場監管局的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室。人民調解員趙勝詢問情況后,和調解員任燕一起到游泳館調查了解。通過調解,最終,游泳館退給王女士1600元,雙方握手言和。王女士拿著調解協議書說道:“人民調解就是好,既節省時間,還不用花一分錢。”
作為人民調解員的趙勝今年60歲,在這個調解室,包括他在內的4名成員均來自市市場監管局離退休黨支部,個個都是有著二三十年消費維權經驗的“調解能手”。由于又懂法律又善于傾聽,一些吵得面紅耳赤的矛盾雙方在他們的調和下都能握手言和。他們“以情以理以法”為商家和消費者化解矛盾,既為消費者挽回了損失,又保住了商家的名譽,這個調解室也被評為“金牌調解室”。在他們的帶領下,形成了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室個個爭創“金牌調解室”,人民調解員個個爭當“金牌調解員”的新風尚。(記者 廖凌云 通訊員 王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