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養生,冬吃到底對不對關于健康飲食,蘿卜老輩兒總是夏吃學依會說出許多聽起來蠻有道理的飲食俗語。比如冬吃蘿卜夏吃姜等等,姜有據老講那么這些個飲食俗語到底對不對呢?一起來看看吧。著科
吃東西的輩們時候,父母經常會嘮叨一些關于飲食的飲食老話兒。例如原湯化原食、俗語一天一蘋果、冬吃到底對不對蘿卜青菜保健康......
這些長輩告訴我們,蘿卜我們也可能講給下一代的夏吃學依飲食俗語,真的姜有據老講有道理嗎?
感覺有道理
但實際不太靠譜的
01.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
其實,著科「冬吃蘿卜」的輩們最主要原因是:以前的冬天,除了蘿卜,飲食沒太多別的蔬菜可吃。
而且,冬天的蘿卜最好吃,放到夏天就糠了!
至于「夏天吃姜」……生姜確實含有一些特殊的酶和揮發性油,但它們的保健效果并不明確,而且和季節沒關系。
如果你喜歡姜和蘿卜,覺得吃了舒服,那無論冬天夏天都能吃。不過,千萬別指望吃了它們就可以防病治病。
02. 一日食三棗,青春永不老
作為廣受歡迎的傳統食材,紅棗被寄予厚望,有很多傳說的功效。
但實際上,它只是種很好吃的水果干。
紅棗補鐵補血效果一般,維生素 C 也在干燥的過程中被破壞了一大半,真的沒啥神奇。
不過,紅棗算是美味又健康的零食選擇,每天吃幾顆,或者拿來泡水,沒問題。
03. 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
這句話其實是從國外流傳回來的,可能是當年為了賣蘋果編出來的廣告詞。
任何疾病,都不是簡簡單單通過「吃點什么」就能預防或治療的。
雖然蘋果價格實惠,酸甜可口,但它的營養并不出色。
喜歡吃就吃,但別的水果也不要錯過!
04. 夏天吃苦,勝似進補
苦味食物確實有一些特殊成分,但研究中所使用的都是「提取物」,濃度高劑量大,和直接吃苦瓜,喝苦丁茶是不一樣的。
而且這些苦味物質,還可能有一定的毒性,食用不當可能會拉肚子,甚至有中毒風險。
喜歡吃就吃,但別亂補、亂排毒。
05. 女人不可百日無糖
紅糖的精制程度低,確實比白糖多了一點點點點的礦物質。
但每百克紅糖中,含鐵量僅為 2.2 mg,而且吸收率很差,不是補鐵補血的最佳選擇。
在能量過剩的今天,不論男人女人,紅糖白糖……都要少吃!
確實有點道理
但不能完全相信的
06. 青菜蘿卜保健康
蔬菜對于健康的益處,應該人人都知道,所以這句話確實有點道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每人每天要吃 300~500 克蔬菜。
不過,雖然蔬菜要多吃,但其他食物也要搭配均衡。如果每天只吃青菜蘿卜,那也是不行的。
各種食物都要吃
07. 原湯化原食
所謂「原湯」是指煮了餃子、面條等淀粉類食物的湯。它含有一些淀粉和水溶性維生素。
適量喝一些這樣的「原湯」,能夠把溶進水里的營養素補回來一點。
但是,如果原湯飄著油花帶著鹽,那還是不要喝了。
至于「化原食」,主要還是得靠自己的腸胃,這些湯喝了真的沒有用。
08. 飯前喝湯,苗條健康
餐前 20~30 分鐘喝點湯水,確實能夠略微減少后面正餐時的食量,有助減肥。
但僅限于低熱量的湯,比如茶水、清湯、稀粥湯。
至于豬蹄湯、奶油濃湯之類的湯,濃濃的白色其實來自于脂肪。如果是這樣的湯,那只會越喝越胖。
真的應該聽話的
09. 五谷為養
老話里所謂的「五谷」,全部都是粗糧(或全谷),把它們作為主食確實對健康有好處。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每天要吃谷薯類食物 250~400 克(生重),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 50~150 克,薯類 50~100 克。
如果你家的「五谷」是白米飯、白米粥、白饅頭、白面條、白面包......那真的要換一換了。
10. 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
一天三餐的熱量分配最好是 3:4:3,但很多人在實際生活中的比例是 2:4:4,甚至 2:3:5……
早餐、午餐不吃好,可能會影響一天的工作效率;晚餐吃太多,不僅容易消化不良,還會影響睡眠質量。
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到熱量 3:4:3,那記得每餐七分飽就好。
最后還有一句
不是俗語,勝似俗語
趁熱吃
這應該是長輩最喜歡說的三個字了,但是……
「趁熱吃」一般意味著吃東西速度比較快,容易吃多。
此外,太燙的食物,會導致口腔及食管黏膜灼傷,時間長了可能會引起潰瘍,甚至會增加口腔和食道的癌癥風險。
所以應該是「慢慢吃」比較合適。
以上這些話,你聽過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