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搭配2018最新版
標簽:養生食譜飲食搭配
健康飲食搭配2018最新版app幫助大家合理搭配膳食,每天本軟件提供關于各類食物不適宜搭配的吃多相關信息為收集整理的各種中醫資料所得,非常實用。少肉
立即下載>>肉是健康很多小伙伴們的最愛啊,一頓不吃肉都是最好非常痛苦的,那么我們每一天都吃肉是每天不是健康的呢?肉里面富含蛋白質和脂肪,這些都會被人體吸收嗎?怎么吃才是吃多最營養最健康的呢?下面小編就分享給大家健康的吃肉!
怎么吃肉才是少肉最好的呢?
一、肉類的健康最佳食用量
按照合理的飲食標準,成年人每天平均需要動物蛋白質44~45克。最好這些蛋白質除了從肉類中攝取外,每天還可以通過牛奶、吃多蛋類等補充。少肉成年人每天最好在午餐時吃一次肉菜,健康食用量以200克左右為宜。最好再在早餐或晚餐時補充點雞蛋和牛奶,就完全可以滿足身體一天對動物蛋白的需要了。
二、晚餐不宜過多進食肉類食物
晚餐過多進食肉類食物,不但會增加胃腸負擔,同時人在睡覺時血液運行速度大大減慢,大量血脂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從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易患高血壓病。據科學實驗證明,晚餐經常進食葷食的人比經常進食素食的人血脂一般要高2~3倍,而患高血壓、肥胖癥的人如果晚餐愛吃葷食,害處就更多了。
三、肉塊要切得大些
肉類內含有可溶于水的含氮物質,燉豬肉時釋出越多,肉湯味道越濃,肉塊的香味則會相對減淡,因此燉肉的肉塊要切得適當大些,以減少肉內含氮物質的外溢,這樣肉味可比小塊肉鮮美。另外,不要用旺火猛煮。一是肉塊遇到急劇的高熱時,肌纖維變硬,肉塊就不易煮爛;二是肉中的芳香物質會隨猛煮時的水汽蒸發掉,使香味減少。
四、燉肉少加水
在燉煮肉類時,要少加水,以使湯汁滋味醇厚。在煮、燉的過程中,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溶于湯汁內,如隨湯一起食用,會減少損失。因此,在食物紅燒、清燉及蒸、煮的肉類及魚類食物時,應連汁帶湯都吃掉。
五、肉類與蒜同吃更營養
民間有諺語云:吃肉不加蒜,營養減一半。意思為將肉類食品和蒜一起烹飪更有營養。動物食品,尤其是動物的瘦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但維生素B1并不穩定,在體內停留的時間較短,會隨尿液被大量排出。而大蒜含特有的蒜氨酸和蒜酶,二者接觸后會產生蒜素,肉中的維生素B1和蒜素結合生成穩定的蒜硫胺素。蒜硫胺素能延長維生素B1在人體內的停留時間,提高其在胃腸道的吸收率和在人體內的利用率。所以,吃肉時應適量吃一點蒜,既可解腥去異味,又有助于鎖住營養,達到事半功倍的營養效果。
六、肉類燜制營養最高
肉類食物在烹調過程中,某些營養物質會遭到破壞。采用不同的烹調方法,其營養損失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如在炸肉類食物的過程中,其所含的蛋白質的流失量可達8%~12%,若采用煮或燜的方式,其蛋白質的損耗則較少;在炸肉類食物的過程中,其所含的B族維生素的流失量為45%,若采用煮的方式,其B族維生素的流失量為42%,而采用燜的方式,其B族維生素的流失量為30%。